香港助日本中小企“脫困”大有可為

2011-09-05 13:26     來源:新華網     編輯:王思羽

  日本“311”大地震發生近半年,儘管當地經濟狀況有所改善,但復蘇之路困難重重,尤其是中小企業面臨的形勢相當嚴峻。有關專家日前指出,香港在協助日本中小企“脫困”方面大有可為。

  專家認為,香港享有毗鄰中國內地巨大市場的地理優勢,並且具備良好的營商環境,不僅可以為日本企業提供商貿平臺,開拓中國內地市場,而且可以幫助他們為業務發展籌集資金。

  日前公佈的一項針對1.6萬家日本中小企業進行的景氣動向調查表明,這些企業今年第二季度銷售額同比下降8%,其中受災地區的企業銷售額下降更高達14%。

  什麼原因致使日本中小企業陷入窘境?一個一直存在並將長期持續的問題是人口老齡化造成勞動力短缺,而因為受地震影響産生的電力供應不足以及國內市場需求萎縮,令企業面對停産和滯銷的尷尬。

  雪上加霜的是,日元不斷升值令日本企業的出口競爭力大大削弱。調查顯示,如果76日元左右兌換1美元持續半年,就會有約八成中小企業收益下降,他們最擔心的便是交易夥伴要求降價和來自海外企業的競爭。

  熊本縣觀光經濟交流局國際交流專員渡邊真弓説,大地震後,電力不足對中小企影響很大,加之擔心國內經濟空洞化,日本中小企業到海外尤其是中國內地辦公司的願望更加強烈。

  不過,與大公司相比,中小企業資源和經驗相對缺乏,況且面對語言和文化的障礙,到中國內地“單打獨鬥”未必會成功。

  就在不久前的7月,香港貿發局與負責執行日本中小企政策的日本中小企業基盤整備機構簽訂合作備忘錄,通過這份協議,雙方將加強合作關係,並積極推動港日兩地中小型企業的經貿合作。

  日本商工會議所會頭岡村正説,香港是通往中國內地尤其是南方市場的門戶,隨著與內地聯繫的不斷加強,人民幣跨境貿易在香港發展勢頭良好,香港在拓展內地業務方面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説,日本中小企業取道香港進軍中國內地,可以避免在人才、語言以及文化方面的問題,無論産品開發、市場推廣等都比較容易。香港貿易發展局助理首席經濟師何達權也認為,日本中小企可以通過和香港公司的合作,利用香港的人脈和商業知識,發掘內地商機。

  同時,香港穩定的政治經濟環境是日本企業發展的一大保障。《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以及中國“十二五”規劃的出臺,表明中央政府對香港發展的政策支援。香港萬友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邵公權説,日本中小企應該利用這一“特殊關係”,與香港公司聯手。

  另一方面,香港作為融資平臺也日漸受到日本企業的重視。今年4月,日本網上金融集團思佰益成為首家在香港掛牌上市的日本公司。香港交易所推廣總監霍廣文形容事件具有“里程碑意義”,並表示至今已有4家日本公司在港上市。

  思佰益因為主力發展內地市場,所以選擇香港上市。接近消費市場無疑是香港吸引海外公司上市的最關鍵因素。通過在香港上市,企業可以吸引內地以至亞洲財力雄厚的企業投資者,又可在中國龐大市場上推廣其品牌。

  霍廣文建議,日本中小企業應把握人民幣國際化帶來的機遇,選擇在香港集資或者作第二上市,為未來擴大內地業務籌集資金。而香港擁有最大離岸人民幣資金池,企業也可考慮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和股票。

  日本是香港第三大出口市場和第二大進口國。去年香港輸往日本的出口總值達164億美元,雙邊貿易總值達559億美元。今年首季香港與日本的貿易總值錄得14%的強勁增長,但地震發生後,4月和5月份的貿易總額則較去年同期有所下跌。

  不過,香港貿發局預期,隨著日本東北地區的生産活動逐步恢復,兩地之間的貿易將於今年下半年逐漸回復正常。(記者 陳靜 蘇曉)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