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擁而入 中小微“藍海”正變“紅”
脫胎于城信社、農信社的中小銀行一直在中小微企業金融領域深耕細作,且卓有成效。隨著競爭者的蜂擁而入,立足於本地中小企業金融的中小銀行逐漸感到“藍海”正變成“紅海”。
2003年,約800家城市信用社先後完成城市商業銀行重組改造或實現市場退出。據銀監會統計,城市商業銀行2004年末總資産為1.71萬億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5月末,城市商業銀行資産總量已達10.87萬億元。不到8年時間,城商行資産增長超過6倍,正是受益於本地中小微金融市場的發力。
中小銀行中小微企業金融業務發展與區域經濟特色息息相關。起家于義烏的浙江稠州商業銀行就是典型代表。稠州商行從成立之初就依託義烏小商品市場,營業部開在市場裏,多年經營形成了“市場銀行+地緣信貸”的鮮明特色。2011年末,該銀行各項貸款餘額319.16億元,其中小企業貸款餘額196.56億元。
中國證券報記者獲得的一份調研報告指出,中小銀行中小微企業貸款近年來表現出收益高、風險可控的特點,貸款利率通常高出同期大中企業貸款利率1至2.5個百分點,不良貸款率則持續下降並保持在1%以下。
銀監會統計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2005年一季度末,城商行、農商行不良貸款餘額分別為1073.8億元和36.2億元,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1.5%和6.1%;到2012年一季度,城商行、農商行不良貸款餘額分別為359億元和374億元,不良貸款率分別為0.8%和1.5%。
為順應政策導向,大型銀行積極佈局小微企業金融業務。“他們一進來,往往搶走我們的優質客戶。”一家城商行高管表示,大型銀行到異地開展中小微業務時慣用的做法是,往往憑藉資金優勢將該地區優質企業發展為自己客戶。
當然,除了資金上的優勢,大型銀行還擁有中小銀行無法比擬的渠道優勢和多元化服務優勢,對於高成長的中小企業具有吸引力。隨著中小微企業成長,客戶對銀行服務的需求也將從簡單的存貸款、國內結算等較標準化的服務,拓展到項目融資、國際結算、資金託管、專戶理財等更專業、更多元的定制化服務。
蘭州銀行就有這方面的“煩惱”。作為蘭州銀行的大客戶,甘肅宏良皮業2011年啟動上市,目前已在證監會網站預披露招股説明書。若成功IPO,就需要募集資金託管、理財等業務,蘭州銀行需要有相應的業務能力才能利用這些新增的業務機會。
不僅募集資金託管業務,在現行制度下,各銀行存款業務的差異化空間不大,而在有助於吸收資金的銀行卡、理財、結算等業務上,中小銀行則處於下風。業內人士分析,利率市場化之後,大銀行由於規模更大、服務更多元化、在公眾中的信譽更強,吸收資金的綜合成本會比中小銀行更低,中小銀行吸存能力導致潛在的流動性風險不容忽視。
多家中小銀行向中國證券報記者反映,在信用卡、託管、債券承銷等業務資格的審批上遇到較大困難,與大型銀行在多元化服務上的差距較大,普遍希望在政策上得到支援,如支援中小型銀行發展短期融資券、中小企業集合票據等債券承銷業務,支援中小型銀行與保險、證券、信託、基金、租賃公司等開展多種形式的同業合作等。
如果説大銀行搶跑的是中小銀行高端客戶,那麼近年來蓬勃發展的小額貸款公司對中小銀行的競爭則是自下而上的。相對銀行而言,小貸公司的市場更加下沉,對於小型企業了解比較深刻,放貸速度更快。
從2003年完成重組改造之初的1萬多億元總資産,發展到今天10萬億元資産總量的飛躍,以城商行為代表的一批中小銀行在不到8年資産增長超過6倍。其中,如火如荼的中小微企業金融業務功不可沒。
近幾年,大型銀行順應政策導向,搶佔中小微企業金融“蛋糕”,加之小貸公司、擔保公司等民間金融力量蠶食市場份額,中小銀行面臨巨大挑戰。“前擁後堵”的局面倒逼中小銀行向外擴張尋求發展,而異地擴張進一步加重資金壓力,再加上緊繃的監管約束,中小銀行亟需資本支援。
成本高品牌弱 異地擴張受困
中小銀行本地市場正逐步被壓縮,異地擴張、尋求新的市場成為迫切選擇。
一些中小銀行在本地市場飽和之後,往往向外地市場下沉,輸出特色經營模式。蘭州銀行就是其中之一。截至2011年末,蘭州銀行已基本完成對甘肅省全部市州的布點工作,在蘭州、酒泉、天水、敦煌、定西、武威、慶陽、臨夏等地共擁有營業網點90余家。
蘭州銀行在蘭州地區以經貿類中小微企業為主要客戶,在天水、武威等農業較發達地區設立分行時,也首先以農産品收購貸款為主打産品,較快打開市場。之後逐步建立農業産業化企業重點客戶項目庫,搭建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業項目貸款支援平臺,對實施規模生産的農産品基地建設、農産品市場體系建設等農業項目實行項目貸款管理,把支農範圍擴大到與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相關的生産、加工、流通、服務等領域,在較短時間內取得較好業績。蘭州銀行由此也成為甘肅省乃至西部地區知名銀行。
然而,中小銀行異地擴張並非順風順水,尤其是在中心城市設點的銀行,面臨的挑戰更多。
中部某省一家中型銀行就表示,在省會等中心城市設分行,目前的財務收益不如二三線城市分行。“經濟更發達的中心城市,人工成本、網點的租購成本等都比較高;異地分行設立初期網點不密集,品牌認知度不高,吸存能力不足,還需要向總行拆借資金,資金成本也較高。”
“中小銀行品牌弱,短時間內難以獲得異地市場的認可。”一位銀行業內人士表示,由於中小銀行品牌認知度不如大型銀行,一些銀行在異地設立分行時甚至招聘員工都面臨困難。採訪中,東部某省一家城市商業銀行有關負責人談及最初在異地設立第一家分行的艱難:“招聘廣告貼出去很長時間,問津者寥寥。”
除了成本高、利潤低之外,中小銀行在進入中心城市初期也不易保留特色商業模式,一個原因是水土不服。大城市的中小微企業業務與中小銀行主要經營地並不完全一樣,這些企業需要的諸如國際結算業務等並不是中小銀行所擅長的。再加上中心城市銀行競爭激烈,進入中心城市初期,中小銀行的中小微企業金融業務通常難以迅速鋪開。
也有銀行業內人士指出,由於金融業集群效應顯著,中小銀行布點中心城市能夠快速學習國際結算業務、同業業務、理財業務等較複雜業務,提升自身服務能力。
九江銀行認為,中心城市是金融高地,二三線城市在一些業務上無法和中心城市比擬,比如該行廣州分行兩三家企業的國際業務量就超過二三線城市一個城市的國際業務量,這顯著提升了九江銀行的國際業務能力,因此不能單從短期財務收益去衡量在中心城市設點的得失。
鋻於中心城市的金融高地效應,在異地擴張受限的大背景下,中小銀行目前較流行的做法是將一些市場化程度較高的業務部門放在中心城市,比如包商銀行即準備將同業業務部門設在北京。
此外,由於省內擴張的受限程度小于跨省擴張,中小銀行更傾向於在省會城市設立分行,以此為將來輻射該省、覆蓋一定範圍的市場打下基礎。
嗷嗷待哺 資金“饑渴”難解
異地經營給中小銀行帶來不小資金壓力。“尤其在擴展業務的初期,人生地不熟的,往往很‘燒錢’。”某中小銀行高管感慨,中小銀行確定“向外走”戰略時需要雄厚的資金實力作為支撐。
即便過了拓荒期,壓在中小銀行肩上的資金壓力也未必有所減輕。“客戶的成長必然伴隨著融資規模的增加,中小銀行若沒有相應的資本規模,就意味著必須放棄業務機會。”一位銀行業研究員如是説。
目前,銀監會規定最大一家集團客戶授信總額與銀行資本凈額之比不應高於15%,否則將視為超過其風險承受能力;該項指標之下還包括單一客戶貸款集中度二級指標,單一客戶貸款集中度為最大一家客戶貸款總額與資本凈額之比,不應高於10%。此外,最大十家單一客戶貸款總額與銀行資本凈額的比例不得超過50%。
異地拓荒的資金壓力顯而易見,另一種隱形的資金壓力則來自監管部門對資本充足率的要求。資本充足率指標是中小銀行申請開展各項業務的主要參考指標之一。可以説,資本充足率是中小銀行的“生死線”。
為了擴展業務,中小銀行死守資本充足率“生死線”,包括一些上市銀行在內的中小銀行通過股權補充、債權補充的方式補充資本金。股權補充包括私募增發股票和公開發行股票(IPO),債權補充主要包括次級債和混合資本債等。
據中國債券資訊網公佈的資訊統計,僅在去年就有16家中小銀行發行了次級債進行融資。這16家城商行在去年發行的次級債票面利率中有很多高於6%,其中,成都銀行發行10年期24億元次級債,票面利率高達7%,以此計算付息成本將為1.68億元,佔其2010年凈利潤的10%左右,被業界稱為“血本發債”。
相比于發行次級債等融資方式,IPO則因為其具有的持續融資功能和帶來的品牌效應一直為中小銀行所熱衷。目前,提出上市計劃的中小銀行超過40家,包括已經在排隊的11家城市商業銀行和4家農村商業銀行。
有研究報告指出,上市能幫助中小銀行全面規範運作、顯著提升品牌,並在補充資本、吸引人才上獲得一個能和大型銀行平等競爭的平臺。
“實際上,推動中小銀行上市也等於資本市場間接服務中小微企業,進而發揮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有專家認為,通過資本市場服務中小銀行,中小銀行再服務於中小微企業,中小銀行將成為資本市場與中小微企業之間的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