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股民在杭州一家證券營業所內關注股市行情。
11日發生在日本的大地震,令全球金融市場隨之劇烈震蕩。地震發生當天,日經指數下跌1.72%,亞太股市全線重挫,A股市場也感受到了強烈的“震感”,當日尾盤大幅“跳水”。週一隨著地震影響逐漸明朗,除日本之外的亞太區主要股指跌幅收窄;然而,地震余波剛剛舒緩,亞太市場週二便再次受到核危機的打擊,滬深兩市大幅下跌,上證綜指跌破2900點關口,地震所引發的不確定性成為投資者最為擔憂的事情。
市場對日本地震反應過度
“地震消息傳出,投資者避險是本能反應,這是導致全球主要股市下跌的原因。”東亞銀行財富管理部總經理陳柏軒認為:“後市來看,心理影響還會比較大。雖然不排除全球股市隨日經股指短期波動,但隨著時間的延續,地震因素對股市的影響將淡化。”
果然,週三一開盤,東京股市日經股指早盤強勢反彈,盤中一度重回9000點以上。受日本股市大幅高開的帶動,A股市場擺脫了15日大跌的陰影,16日逐步走高,滬指一舉收復2900點。截至收盤,滬指報2930.80點,漲1.19%。
A股連日來受地震影響急速下跌,3月16日又回調上揚,表明中國A股市場因日本地震對市場造成的不利影響正逐步消退。
對於A股連日大跌,中國銀河證券投資顧問朱洋波認為,市場有反應過度的嫌疑。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也認為:“在影響股市各類因素中,自然災害不應放在首要地位來考慮。”
分析人士指出,日本地震對於國內資本市場的長期影響不大,只要因地震引發的核泄漏情況不進一步惡化,日本以及國際金融市場所受到的衝擊可能只是暫時性的,市場和經濟會很快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