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貿易協議 在臺何時能通關


http://www.taiwan.cn 發佈時間:2013-10-18 16:41 來源:台灣網
  兩岸簽署服務貿易協議不是新聞,但是服貿協議何時才能在臺通關才是新聞。究竟要到何時才能通關?

  2013年6月21日,《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于兩岸兩會領導人第九次會談時在上海完成簽署。協議的目的在於“加強海峽兩岸經貿關係,促進服務貿易自由化”。根據協議,雙方將在100多個服務行業進一步擴大開放,包括放寬市場準入條件、取消股許可權制、放寬經營範圍和經營地域、下放審批許可權及為市場準入提供便利等等,雙方還可就服務貿易的進一步市場開放展開磋商,為兩岸之間最終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奠定了基礎。協議有助於加速兩岸服務業融合、互補,共同提升兩岸服務業的國際競爭力,也有助於擴大兩岸民眾的受惠面,不僅是兩岸業者受益,兩岸民眾也將享受更多便利優質的服務。

  兩岸簽署服務貿易協議不是新聞,但是服貿協議何時才能在臺通關才是新聞。雖然我們相信協議最終應該會通關,但究竟要到何時,作為關注兩岸經貿動態的人,等的“花兒都謝了”。

  曲折命運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命運著實曆盡曲折,至今尚未落定。作為ECFA的後續談判內容之一,服貿協議的簽署進度一直是一拖再拖,前後經過15輪、60余場會議、商談持續兩年多。

  雖然如此,大家都還認為是“簽的早不如簽得好”,穩妥居上。

  2013年6月21日,在延宕多時之後,服務貿易談判終於塵埃落定,在上海完成簽署。大陸對臺開放達80條,臺灣對大陸開放64條,大陸方面出價高於對WTO承諾的水準。

  協議的簽署,被外界認為是該協議是兩會為落實和推進ECFA後續商談所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讓兩岸經濟合作從製造領域向更深層次的服務領域推進,為鞏固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注入了新動能。其中,臺灣獲利尤多。

  按規定,服貿協議簽署後,兩岸雙方各自完成準備程式後即可生效。譬如ECFA,2010年6月29日簽署,然後兩岸各自完成內部程式,9月12號正式生效,時長兩個半月。

  但是,將近120天的時間過去了,服貿協議至今未經臺立法部門的審查,亦未正式生效。要想過關,須得經過20場公聽會,還有經受不合常例的“逐條審查”。 通關之路,荊棘遍佈。

編輯:王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