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金華7月27日電(見習記者 奚金燕)GDP為1463.96億元,增長7.8%,財政一般預算總收入為267.78億元,增長13.2%,……今年上半年,浙江金華以數字勾勒出了一副當前經濟形勢圖,其中24項主要經濟指標中有17項指標增速快於浙江平均水準。
怎麼讀懂這張圖?如何應對目前複雜的經濟形勢?27日,在“2014中國﹒金華經濟轉型升級及人才創新發展論壇”上,國務院參事、原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先生現場為金華260多位企業家授課,分析經濟形勢政策,教授應對之道。
金華多項指標增速居浙江前列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金華24項主要經濟指標中有17項指標增速快於浙江平均水準,其中,金華財政預算總收入、地方財政收入、地方財政稅收收入和金融存款餘額4項指標增速居浙江首位,GDP和農村常住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2項指標增速居浙江第二位。
可以説,上半年,金華經濟繼續保持趕超發展的良好態勢。然而由於全局性的經濟下行,金華這樣一座城市也有著深深的緊迫感和危機感,GDP增長較去年有所放緩。
在金華市企業管理人才建設協會承辦,金華市工商聯支援的“2014中國﹒金華經濟轉型升級及人才創新發展論壇”上,曾任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兼新聞發言人,現為國務院參事室特約評論員的姚景源先生表示,目前中國經濟正處於十分複雜的局面:一方面GDP保持著7.4%的增長,經濟發展穩重有進,但另一方面經濟下行壓力大,潛在的風險和深層次的矛盾不容樂觀。
如何解讀目前中國的經濟形勢?“要把握中國的經濟形勢就要從把握經濟發展的突出階段性特徵入手。”姚景源分析道,目前中國正處於增速換檔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相互作用的階段,形勢更為嚴峻。
這是一個未富先老的年代,也是一個資源環境不堪重負的時代。“客觀經濟規律要求增速換檔。”姚景源建議,中國經濟發展亟需換擋,要堅持穩中求進,以為改革創造良好的環境,更好地化解中國經濟發展深層次的矛盾。
創新是唯一“突圍”之道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經濟保持著高速增長,然而姚景源表示,這一切都歸功於改革紅利和人口紅利。隨著改革進入深水區,這兩個“紅利”顯然不足以再支撐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
“二十年前,你要賺錢,只要一張機票一架相機,飛到歐美國家逛下超市,看到什麼産品還是當地生産的就回來做,肯定能賺錢,現在這招不管用了。”姚景源表示,目前中國的勞動力成本正以每年15%~20%的速度急劇上漲,導致利潤空間被嚴重擠壓,勞動密集型産品出口急劇下降。
除了勞動力成本上漲問題,擺在中國企業家面前的還有融資難、貸款難等一系列難題,姚景源認為,過去依賴低價勞動力做低價産品打天下這條路可以説是一條“窮途末路”。
為此,姚景源現場為企業家們算了一筆賬:一部iphone中國貼牌生産,49%的利潤屬於美國,30%屬於日本,10%屬於韓國,剩下僅僅3.63%的微薄利潤屬於中國。
“創新刻不容緩!以前中國經濟在發展速度上第一,未來要創新第一。”姚景源希望,新一代浙商要不斷創新,包括制度創新、理念創新、管理創新,在“窮途末路”的嚴峻時刻,以革命性、毀滅性、顛覆性創新“突圍”,通過機器換人等方式走出一條轉型發展的新路子。(完)。
[責任編輯: 李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