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一套公租房有多難?答案是——至少需辦7個證等待90天。日前,記者在廣東佛山、東莞等地採訪時發現,繁瑣耗時的行政審批流程,令大量公租房的需求者只能望洋興嘆。
據廣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最新的民調顯示,民眾對政府住房保障工作評價不高,對保障房供應數量和公平分配,評價以不滿居多。
難題
需要的證件一堆 等待至少三個月
“我只想租一套房,但申請手續太麻煩了。”王先東來自湖北荊門,在佛山市南海區大瀝鎮某物業公司做保安。日前他看到附近的公租房項目——海北廣場開始入住,也動了心,想申請一套公租房,但諮詢過後,繁瑣的手續把他嚇住了。
“需要各種證件一堆,除了身份證、居住證、結婚證、收入證明、勞動合同、財産證明等,最麻煩的是計生證。”王先東説,“我的一個老鄉光為辦計生證就回了兩次老家,第一次説是村委會的證明沒用,要去縣裏蓋章。”
“就算各種證件齊全了,還得等至少90天。”王先東掰著指頭説,審批程式要經過“三審三公示”:社區居委會30個工作日內進行入戶調查,提出初審意見;街道住建部門15個工作日內進行復審,公示不少於10天;區住建、民政、公安、工商、稅務、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公積金管理中心等部門10個工作日內對申請人的家庭住房、人口、收入、車輛、財産等情況出具審核意見證明;區住建部門在收齊上述資訊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提出終審意見,公示不少於10天。
漫長的審批手續嚇退了王先東,他最終選擇租賃農民自建房,“農民房的租金每平方米10元,公租房是10.83元,雖然公租房的生活配套和治安相對好些,但農民房相對還便宜些,最重要的是手續更方便,隨時可入住。”
記者了解到,像王先東這樣的外來務工人員尤其是臨時工,需要馬上解決住房問題,根本無法等待漫長的審批時間,各種繁多的證件也讓這類人群望而生畏。
尷尬
外來工青睞農民自建房 公租房淪為“空租房”
記者發現,海北廣場附近的農民自建房租賃市場十分紅火,租金普遍在10元—15元每平方米之間。在租金相差不大的情況下,更多的外來工選擇手續更簡單的農民自建房,公租房淪為“空租房”。
“申請的人確實不多,大概250戶。”佛山市南海區大瀝鎮國土城建和水務局副局長黃勝威介紹,海北廣場一期共有640套保障性公租房,已經入住和成功申請的共210戶,目前僅入住100戶。
“審核時間確實過長,但我們只能按照上級文件要求來做。”黃勝威認為,“三審三公示”的流程有巨大的壓縮空間,比如社區居委會與鎮(街道)兩級其實可以合二為一,做到資訊共用,同步公示;而區一級要蓋7個部門公章,時間長達35天,確有簡化流程的必要。“此外,我們正計劃調低租金,加強物業管理,以提高公租房的市場競爭力。”
“審核過嚴,主要是政府部門怕出問題;但手續過多,又迫使外來務工人員乾脆去市場租房子。”佛山市住建局住房保障科科長陳小勇坦言,要搞好公租房管理,首先必須有一批專職人員,但目前公租房的審核任務主要落在了社區居委會一級,而居委會又承擔了繁重的日常工作,一般由兩三人兼職,缺乏專門機構和專職人員,造成了審核工作的拖遝和不專業。
據媒體報道,2012年10月開始實施的《佛山市保障性住房管理辦法》提出,成套住房單套建築面積控制在60平方米以內,以單套40平方米為主;每人平均住房建築面積不得少於5平方米。據悉,從2011年開始,佛山市開始大幅度擴大住房保障覆蓋面,並建立公共租賃住房制度,將廉租房、經濟適用房、公共租賃住房等保障性住房統一歸併為公共租賃住房。
對策
保障房政策將向非戶籍人口傾斜
記者從佛山市住建局了解到,截至2013年10月18日,佛山市已建公租房8450套,共分配5100套,空置率達近40%。
而東莞市最大的保障房小區雅園新村,空置率更是驚人。
記者日前來到雅園新村小區,一名物業管理員告訴記者,雅園新村已建設完工的保障房達4852套,其中廉租房有600多套,2011年即開始入住,但截至目前僅160多戶入住。據了解,東莞市的公租房管理辦法至今還未出臺,讓苦等多年的市民不斷失望。
此前廣東省審計廳的報告顯示,2012年廣東有13個市本級、28個縣(市、區)11464套保障性住房處於閒置狀態。
“對於保障房空置現象要進行問責。”中國房地産學會副會長陳國強認為,當前保障房空置已成為一種普遍社會現象,很值得反思。其根本原因在於地方政府機械地理解中央的保障房政策,一味追求完成表面指標任務,而不去真正關心老百姓的需求,結果既造成資源浪費,又沒有解決實際問題。
“廣東是外來人口大省,今後保障房政策將更多地向非戶籍人口傾斜。”廣東省住建廳住房保障處處長劉耿輝説,“十一五”以來,廣東已建60多萬套保障房,今年將建13萬套。“對於保障房空置現象,審計部門正進行相關統計,省住建廳將對存在的問題‘回頭看’,對發現的問題作出相應整改。”
文/新華社記者 劉宏宇
漫畫/陳彬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