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掛牌運作一個月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正積極踐行“擴大投資領域開放”要求,著力改革創新投資準入制度,著力營造“寬進嚴管”的營商環境。
截至10月29日,上海自貿試驗區“工商一口受理”辦結外資新設企業21家,外資註冊資本5.25億美元,平均每家註冊資本2500萬美元,是去年的7倍。辦結內資新設企業213家,內資註冊資本27.5億元,平均每家註冊資本近1300萬元,是去年的3.5倍。這些新入駐企業中,既包括世界五百強跨國公司,也不乏國內知名央企和民企,入區企業品質提升明顯。
目前,自貿試驗區積極探索建立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對負面清單以外的領域按照“內外資一致”的原則,將外商投資項目核準、外商投資企業合同章程審批以及境外投資項目和企業的核準、審批改為備案制;積極推進工商登記與商事登記制度改革相銜接,試點註冊資本認繳登記制、“先照後證”登記制等“寬進”措施。
“寬進”之後還需“嚴管”。自貿試驗區將事先審批轉為注重事中事後監管,把好五道關,即投資主體告知承諾,投資方法人代表對備案和承諾內容負責;備案資訊網上公示,接受社會和相關部門的監督;資訊溝通協同監管,商務部“黑名單”系統即時對備案主體資格進行比對;備案機構定期核查,發現實際情況與承諾內容不符的,依法追究有關企業和人員責任;投資項目或者企業屬於安全審查、反壟斷審查範圍的,及時啟動相關審查機制。
“寬進”是發揮市場的主導作用,“嚴管”在於政府能夠提供並保障一個公平、公正的營商環境。自貿試驗區管委會負責人表示,他們將進一步建立政府與企業的契約關係。管委會將按照國際通行規則、結合中國國情進行探索,不斷完善各項管理措施,積極引導企業依法經營、規範經營。
[責任編輯: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