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浙商大會青田分會的“回歸與發展” 李婷婷 攝
中新網麗水10月29日電 (見習記者 胡豐盛 實習生 李婷婷 通訊員 陳文文)“十萬浙商進百區”、“2013浙江省成長型企業投融資大會”、“回歸與發展的主題論壇”……10月27日至29日,在第二屆浙商大和青田分會的現場,專程從國外趕回的青田僑商們活躍在這些活動現場,抱團尋找商機。
時隔兩年,家鄉的投資環境發生了哪些變化?對於敞開懷抱的家鄉,浙商們又帶回來哪些項目?那些已經把項目落戶在家鄉的浙商們又有什麼感受?此次大會上,浙商們暢所欲言,給出了各自的答案。
“‘娘家人’辦事,速度不是一般的快。”一位在臺州投資了4個項目的浙商告訴記者,項目從談判到立項再到開工,只用了短短幾個月。來自省經合辦的一組數字佐證,2012年,全省納入各級重大項目服務推進體系的浙商回歸項目378個,當年開工率就達90%以上。今年的48個重大項目,到9月底即有30個項目實現供地。
從荷蘭歸來的青田僑商傅旭敏坦言,而今回來發現政府職能部門服務意識已有很大提升,如果説兩年前大家是被邀請回來參會,那今年真的是自己想來,帶著投資的慾望回家鄉來尋找機會。
海外、省外浙商抱團回歸是近兩年出現的新現象。“浙江華僑在海外有150萬人,經歷了初期資本積累之後,需要更高的發展平臺。現在省裏推出的回歸政策,比較契合華僑需求。以前華僑回來投資考察,多到省城,現在多到縣裏。投資高科技、金融的也多了。”杭州青田商會會長陳乃科説。
據悉,本屆浙商大會簽約項目總投資額達664億元,涉及物聯網、雲計算、工業機器人、微創醫療器械、生物燃料、特種纖維、總部經濟、文化創意等産業。
曾經“浙江10大傑出職業經理人”的獲得者、意爾康品牌創始人單志敏從自己的創業經歷中總結了實現浙商夢的途徑:“企業一定要做實業,每年一定要抽出兩三個月的時間去跑市場。意爾康30年來能夠不斷壯大,就是因為我們走遍了中國大大小小的市場。”
處於發展十字路口的浙商和需更上一層樓的浙江經濟共同面臨著轉型升級的挑戰。浙大民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史晉川認為,浙商的轉型發展,需要從市場空間的廣度開拓進一步轉向市場的深度開拓,以技術創新來引領産品創新、品牌創新、管理創新,打造浙商轉型發展新的核心競爭力。(完)
[責任編輯: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