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協委員視察廣州歷史文化建築保護情況
政協委員建議:
加強歷史建築文化敘述
補償機制利於文物保護
文物保護與利用相結合
本報訊 (記者王鶴 通訊員江英、陳素雄、馮宇航)昨天,省政協副主席陳蔚文率20名政協委員,視察廣州歷史文化建築保護情況,考察了春園、逵園、東平大押、五仙觀等歷史文化建築。市政協主席蘇志佳、副市長王東、市政協副主席冼偉雄出席視察調研活動。
對於蘿崗地鐵施工毀壞古墓的事件,政協委員孟浩建議“建築商施工的時候如果出現需要文物保護的情況,拖延了工期,能否考慮給一些補償?”市文廣新局局長陸志強透露,市政府已初步確定了6000萬元文物保護專項資金用於文物維修、考古發掘。
楊克:
“妙高臺知名度不夠才被拆”
“妙高臺知名度不夠才被拆。寒山寺和白帝城為什麼沒人拆?”在座談會上,近期廣州先秦古墓被破壞,妙高臺被拆成為委員關注的熱點,省政協委員、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楊克直言,歷史建築應有文化方面的補充,挖掘文化故事和歷史內涵。
楊克説,廣州在北上廣三個城市中,文化敘述是最弱的。什麼是文化敘述?楊克以中共三大會址為例,“每個房間,就是擺幾個椅子,放張床,全國類似的建築都差不多,吸引不了人。”
他建議,可以增加三大會議的房子是誰的,到底是誰給他們開會,怎麼借給他們開會,中午吃飯是怎麼吃,代表是有多少人等歷史細節故事,既有趣味也增加文化含量。
王則楚:
騎樓沒原住民難現嶺南特色
省政協文化和文史資料委員會文史專員、省政府參事王則楚説,歷史建築的保護並不是要把原住戶趕走。以恩寧路為例,原住戶和發展商簽的是永遷合同,“如果全都蓋好了,回來的人是一批不會講廣東話的住戶,那還有什麼嶺南特色?”王則楚説。他建議,文物保護與利用結合起來,他舉例説,在中山大學裏有個模範村,為了保護歷史建築,將住戶全部搬出去了,但歷史建築沒人使用,雜草叢生,“該租給別人使用的就該租,哪怕用廉租讓原住居民去使用”。
陸志強:
廣州將進行第五次文物普查
市文廣新局局長陸志強介紹,2002年全市各級文物保護單位是219處,而現在全市約有3000處文物保護單位,需要大量的搶修維修經費,這是制約文物和歷史建築保護工作的重要原因。近期,市文廣新局會將媒體反映的有歷史價值的歷史建築線索55處,也納入排查和評估的範疇。
他透露,市政府正在研究專項資金的管理辦法,已初步確定了6000萬元文物保護專項資金用於文物維修、考古發掘、鼓勵社會參與等方面的工作。同時,廣州已全面展開文物和歷史建築大檢查活動,並計劃啟動第五次文物和歷史建築普查工作。
[責任編輯: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