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1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隨著智慧手持裝置日益普及,與生活資訊相關的APP應用程式受到民眾歡迎,臺灣愈來愈多政府單位,推出行動版電子化服務,例如高速公路路況、公交車動態系統,都已陸續推出行動APP,根據臺當局“國發會”統計,民眾下載前十名,多是藝文類資訊服務。
為結合民間的創意,活化當局資料應用,臺“國發會”于去年建置資料開放平臺,截至5月止,開放數據集超過1800項,瀏覽次數超過124萬人次,下載次數突破40萬人次。
其中,iTaiwan免費無線上網熱點、“內政部”不動産實價登錄及“文化部”電影等數據瀏覽次數最高,下載數據方面,則以藝文類資訊最受歡迎,前十名當中,除“金管會”新聞稿擠進第三名外,其餘仍是以電影、音樂等藝文類較受歡迎。
另外,包括Google在內民間業者,也利用開放資訊,製作臺灣版的Google Crisis Map,民眾可以透過電腦或行動載具實時取得河川水位、道路封閉等災害資訊,“大臺灣3D地圖導覽服務”、“TOP博覽繪”、“古跡在這兒”、“農産美食資訊”、“臺灣農場”等APP服務,民眾使用度也很高。
“國發會”官員表示,面對産業升級轉型,各界都呼籲應朝向軟硬體結合的資訊服務領域,可活化經濟。但一般企業若自行蒐集各種資料,所費不貲。現在數據開放平臺提供政府的開放數據(open data)無償讓民間使用與開發,也不會去限制這些應用是否收費,讓市場機制決定。
民間可透過豐富創意串連加值應用不同部會開放數據,就像平臺提供公廁位置數據後,業者進一步結合附近遊樂場所、公廁乾淨程度評等與停車場等相關資料,開發出十幾個相關APP。另像化粧品公司也利用“環保署”的紫外線指數等數據開發APP,供女性掌握天氣做出合宜打扮。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