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三比克彩虹蝦4斤才138元,已經賣斷貨;30元一斤的美國車厘子,被顧客整箱購買……掛牌快到一年的上海自貿區,又讓“中國大媽”火了一次,不過這次的主題不是註冊公司,而是搶購食品。
推動這一消費熱潮的,是自貿區催生的“進口商品直銷”模式。在此之前,“跨境電商”、“保稅展示交易”等新型商業業態也在自貿區落地生根,給百姓帶來更多消費選擇。惠民和改革一起,將成為自貿區首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進口商品直銷遭搶購
位於自貿區內的外高橋進口商品直銷中心,近期忽然成為上海最熱門的賣場之一。儘管直銷中心每天10點才開門,但8點不到,就有人開始排隊,其中多數是大叔大媽。按照工作人員的話説“相當於重現了上海世博會的排隊盛景。”
直銷中心為什麼火?其殺手锏是進口海鮮和水果等生鮮食品。比如,4斤售價138元的莫三比克彩虹蝦,比一些生鮮電商還便宜40%;188元一打的澳洲生蠔,比市面價便宜20%左右。記者現場觀察發現,528元一隻的帝王蟹,600多元一箱的加拿大龍蝦,在直銷中心開門3分鐘之內被搶購一空。
進口水果也是熱銷商品。比如美國車厘子,海運貨折合30元/斤,空運貨折合50元/斤,而同等品質的在水果店要賣到70元/斤。很多顧客都是成箱購買,回去和親友分享。
如果仔細比價,可以發現進口直銷中心的部分商品比一般超市便宜20%左右,但和電商比並沒有絕對價格優勢。既然如此,顧客為何趨之若鶩?
前來購物的鄭阿姨説“進口直銷食品價格不一定便宜,但還比較公道。最重要的是新鮮,有些網上買的食品寄到手都沒賣相了。”
上海外高橋進口商品直銷中心有限公司商業發展部常務副總經理陳鴻武告訴記者,近兩年隨著居民生活水準提高,對高品質進口食品的需求很大。但很多進口食品,要麼渠道複雜,不是原裝而是在國內分裝的。要麼原産地不明,不能提供食品衛生和檢驗檢疫證書“直銷中心在這兩點上下功夫,確保品質可靠,價格也儘量優惠,才對市民有吸引力。”
“自貿購”惠民有三大原因
除了進口直銷模式外,自貿區還催生了“跨境電商”和“保稅展示交易”等新型商業業態。和很多人期待的不一樣,伴隨自貿區而出現的這些商業業態,並不能免關稅。那麼,“自貿購”惠民的原因到底何在?
首先,大力壓縮流通成本。陳鴻武介紹,上海自貿區有上千家進口食品代理商,其中很多是一級代理。直接和一級代理合作,能大大壓縮商品的流通成本。未來直銷中心還將加大原産地自採力度,相信能給消費者帶來更多實惠。
事實上,進口食品貴的原因,主要不是因為關稅,而是流通成本。比如進口巧克力的關稅稅率是8%,增值稅率17%,計算下來進口綜合稅率約26%。但國內出售的進口巧克力價格往往比原産地貴100%以上,大頭被經銷商賺走了。
其次,巧妙運用監管創新。據“跨境通”執行副總裁顏靜介紹,同樣的國際品牌商品,在跨境電商上的價 格 要 比 國 內 實 體 零 售 店 優 惠 約30%。這個優惠怎麼來的?很重要的原因在於監管創新。實體店的商品以一般貨物的形式進口,有的商品進口綜合稅率可達100%。而跨境電商多采用“保稅進口、行郵出區”的方式,對商品徵的是行郵稅(行郵稅是對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個人郵遞物品徵收的進口稅)。
行郵稅稅率一般為10%,通常情況下比“進口關稅+增值稅”要低。並且由於繳了稅,明明白白消費,不用擔心被海關查扣的風險。
再次,靈活使用保稅優勢。比如率先在自貿區開張的“保稅展示交易平臺”,商品在展示過程中是保稅的,賣出去才交進口關稅,供貨商不用事先墊付稅款,賣不完的貨還可以全球調撥,由此降低的資金成本,可以用來向消費者讓利。
新型商業業態全國推廣可期
從目前情況看,自貿區催生的新型商業業態已開始在全國複製推廣,比如“跨境電商”。在上海推出“跨境通”後,寧波推出了“跨境購”,重慶推出了“跨境寶”。在上海受到熱捧的進口商品直銷,目前已和江蘇省淮安市簽約,其他城市的拓展也在進行中。
這些新型業態複製推廣的門檻並不高。雖然全國只有上海一個自貿區,但自貿區的前身保稅區,在全國卻有上百個。利用保稅的優勢開展商業模式創新,會成為未來的重要看點。
陳鴻武認為,這些創新的方向主要有兩個:一是從貿易到商業,貿易更多是一種B2B(企業對企業)的行為,而商業則是B 2C (企業對消費者)概念。從B2B拓展到B2C,會帶來巨大的市場空間。
二是從出口到進口。我國設立保稅區的初衷,是為了發展出口加工製造業。而隨著國內居民對全球優質商品的渴求,進口在各地保稅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如國內最早的保稅區上海外高橋,每年進口的葡萄酒佔全國的70%左右。
業內人士認為,借助商業創新推廣惠民消費模式,對自貿區的改革是一個很好的補充。無論什麼樣的改革,只有充分“接地氣”,才能獲得老百姓的歡迎和支援。(記者 何欣榮 姚玉潔)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