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再打造10個區域性城市群
去年我國城鎮化率為52.57%,但也存在城市空間過度擴張等“城市病”和不尊重區域現實,人為發展城市群等問題
在不久前舉行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徐紹史表示,為解決城鎮化過程中“城市病”日益突出的問題,將優化提升東部地區城市群,培育發展中西部地區城市群,促進各類城市功能互補、協調發展。有專家指出,城市群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城鎮化自然演進的結果,應該尊重規律、做好規劃。
再造10個城市群
2000年以來,我國城鎮化率年均提高1.36個百分點,2012年城鎮化率達到52.57%,與世界平均水準大體相當。
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在推動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城市空間過度擴張等一系列“城市病”。特別是城鎮資源分佈不均、規模結構不盡合理,城市群內部分工協作不夠、集群效率不高;中小城市集聚産業和人口功能不足,潛力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小城鎮數量多、規模小、服務功能弱。
徐紹史表示,要治好城鎮化過程中的“城市病”,就必須優化城市化佈局和形態,優化提升東部地區城市群,培育發展中西部地區城市群。
據披露,國家發展改革委對城市群的發展目標是,京津冀、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將向世界級城市群發展,另外再打造哈長、呼包鄂榆、太原、寧夏沿黃、江淮、北部灣、黔中、滇中、蘭西、烏昌石等10個區域性城市群。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發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長鄒東濤認為,這10個城市群中有半數以上位於中西部地區,有利於提升中西部地區的人口集中度,特別是使偏遠山區人口向城市聚集,對於改善民生和經濟社會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城市捏合難成“群”
不少專家學者認為,以城市群帶動城鎮化發展,有利於促使區域經濟發展空間更為協調一體,通過適度聚集,推進區域城市群內城市之間的內在聯繫與分工協作,以便更好地帶動産業有機融合、區域經濟更加有序地協調發展。
“城市群的發展,可以實現人口和生産要素在不同城市之間的適當分流,這對於緩解‘城市病’具有重要意義。但城市群應該是城鎮化自然演進的結果,不能靠人為捏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表示,如果不尊重經濟發展規律,不尊重區域發展現實,人為地把幾個地域上相近的城市捏合起來,只能事倍功半。
李佐軍認為,城市群的發展,關鍵在於區域之間能否各自發揮自身的資源優勢和産業優勢,通過分工協作實現錯位發展,使每個城市都能突出自己的特色定位,形成發展模式、産業産品等領域的創新,提升城市競爭力和城市品位,最終實現互利共贏。否則,即便被人為捏合成“群”,也會貌合神離,形成內耗。
關鍵在於配套改革
徐紹史表示,當前,我國城鎮空間分佈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不匹配,東部一些城鎮密集地區資源環境約束加劇,中西部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地區的城鎮化潛力有待挖掘。“要解決我國東、中、西部城鎮化和城市群發展面臨的問題,關鍵在於從頂層設計層面加快推進配套改革。”李佐軍説,城市群的發展,最終將使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優勢發揮到最大化,彼此之間又能相互分工協作。不過,體制機制不合理已經成為我國區域之間資源要素自由流動的障礙。
在李佐軍看來,城市群的發展歸根結底是市場的事情,應該交給市場去辦,政府的主要任務在於推進配套改革,幫助市場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李佐軍建議,在支援城市群發展中,要加快改革投融資體制,改變城市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單一靠政府財政投入的老辦法,向政府投資、社會集資、企業投資、居民入資等多個渠道發展。
也有專家指出,城市群的發展,要依靠區域間內部有效的文化融合。因此,應該高度重視文化融合問題,以文化傳統強化區域內各城市的交流和認同,減少城市群發展的成本。
[責任編輯: 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