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監會4月24日發佈的2012年年報顯示,去年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4929億元,持續五個季度上漲,但銀監會表示,商業銀行資産品質總體穩定,風險可控。
不良貸款總量上升緩慢
年報公佈的數據顯示,去年銀行業整體不良貸款餘額1.07萬億元,比年初增加234億元;不良貸款率1.56%,同比下降0.22個百分點。其中,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4929億元,同比上升647億元,為持續五個季度上漲;不良貸款率為0.95%,同比下降0.01個百分點。
銀監會表示,不良貸款增加集中在部分地區和行業,沒有出現全國大範圍反彈。總體來看,不良貸款風險可控。一方面,不良貸款總量有限且上升較為緩慢,商業銀行1%左右的不良率,與全球主要經濟體相比仍處於較低水準;另一方面,銀行業風險抵禦能力較強。
對於備受關注的影子銀行問題,銀監會也表示,從實踐看,我國絕大部分的信用仲介機構都已納入監管體系,並受到嚴格監管。
此前,國際三大評級機構標普、惠譽和穆迪都曾表示,中國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潛在的違約風險或導致銀行不良貸款飆升,以及“影子銀行”驅動下的信貸高速增長也將成為財政風險的重要來源。
民間資本在股份制商業銀行中佔比41%
數據還顯示,截至2012年底,中國股份制商業銀行總股本中民間資本佔比達到41%,而城市商業銀行總股本中民間資本佔比則為54%。和2011年相比,上述比例並無明顯增長。
去年,銀監會公佈“新36條”實施細則,其中明確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與其他資本遵守同等條件,並要求銀行業應加大對民間投資的融資支援。
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業仍面臨“玻璃門”,步伐緩慢。今年兩會期間,包括民生銀行董事長董文標在內的多位代表委員建議,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應該儘快有所突破。
對此,銀監會表示,將堅持開放和鼓勵態度,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以參與商業銀行IPO、增資擴股、農村信用社改制、發起設立村鎮銀行等多種形式進入金融服務領域。
■ 相關新聞
外資銀行基本面健康
銀監會公佈的數據還顯示,截至去年年底,有49個國家和地區的銀行在華設立了42家外資法人機構、95家外國銀行分行和197家代表處。銀監會稱,在華外資銀行總體上看主要指標均高於監管要求,基本面健康。
據悉,目前在中國,單一外資對本地中資銀行的持股比例不得超過20%,兩個或兩個以上外資聯合持股上限為25%。
針對這一規定,中國美國商會昨日發佈的《美國企業在中國白皮書》建議,中國政府在商業銀行領域提高外國投資者在中資銀行的持股比例上限,並逐步取消限制。
此前,中國曾根據美中戰略經濟對話成果,將合資證券公司中外資參股比例上限提至49%。(記者沈瑋青)
[責任編輯: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