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首批17家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示範名單公佈之後,新一輪的申報備案工作也在迅速展開。8月31日是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備案申報工作方案報送科技部高新司的最後日期。隨著龍頭骨幹企業、科研院所、高校等創新主體的相繼加入,眾創空間“國家隊”日漸成型。但不容忽視的是,國內眾創空間盈利模式過於單一,也讓其加速“洗牌”。業內專家表示,專業化和服務型平臺才是眾創空間未來出路。
試水 首批確定17家示範專業平臺
專業化眾創空間是聚焦細分産業領域,以推動科技型創新創業、服務於實體經濟為宗旨的重要創新創業服務平臺。備案主要目的在於推動龍頭骨幹企業、中小微企業、科研院所、高校、創客多方協同創新,更好地將創新與實體經濟緊密對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科技部通知,新一輪申報備案國家級專業化眾創空間的平臺需要按照日前發佈的《專業化眾創空間建設工作指引》有關要求,介紹建設主體基本情況和現狀、取得成效、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以及組織與保障。
“我們這申報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的(平臺)必須通過市科技部門于8月19日前向省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申報備案。”30日,東南某省級眾創空間負責人向記者表示。他透露,省裏要求凡成立時間在半年以上,模式新穎、服務專業、效果顯著、運營良好的眾創空間都可以進行申報。
事實上,為做好專業化眾創空間的示範,充分發揮引領帶動作用,科技部日前按照堅持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堅持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堅持服務和支撐實體經濟發展的原則,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研究確定了包括海爾集團智慧家庭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濰柴控股卡車動力總成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和大唐電信移動網際網路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等17家為首批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示範平臺。
據知情人士透露,上述17家專業平臺的遴選流程是,科技部首先對重點大型企業進行了調研,了解大企業在“雙創”上的模式;再根據地方科技局或眾創空間聯盟的推薦進行審核;最後對審核通過的眾創空間進行深入考察,對每個眾創空間的運營主體能力和專業化進行鑒定,同時考察所取得的成果。
“作為一家國資控股企業,在移動網際網路這個競爭激烈的新興産業領域,經過5年的探索和實踐,我們明確了打造‘資源型移動網際網路孵化平臺’的發展定位。”作為剛剛被選入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主體的大唐網路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她認為,之所以能成為首批示範平臺是因為作為首家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眾創空間,機制更靈活、産業整合能力和專業化更強。“我們依託大唐電信集團在行動通訊、整合電路設計、資訊安全、軟體與應用、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的優勢,從創新源頭為‘雙創’提供支撐。”該負責人坦言。
對此,業內專家表示,不管是從首批遴選的17家專業平臺的規模和正規化,還是從對新一輪國家級專業化眾創空間申報要求來看,眾創空間“國家隊”正日漸成型,未來專業化眾創空間將逐步向市縣級“下沉”。
競爭 同質化致洗牌加劇
科技部門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各類眾創空間已超過2300家,科技企業孵化器、加速器2500多家。而2015年上半年,我國較有規模的眾創空間還不足70家。當前“北上廣深”仍是創業者青睞的地方。以北京為例,創業服務機構思達派和旗下“創頭條”聯合“納什空間”日前發佈的北京首個眾創空間地圖顯示,北京眾創空間主要集中在三大熱點區域:中關村、望京、CBD。
在入駐率上,中關村眾創空間平均入駐率也就60%,望京區域約為50%。比較而言,廈門市眾創空間産業協會此前發佈的《2015廈門市眾創空間發展白皮書》顯示,廈門眾創空間處於井噴狀態,但大量租用的工位出現閒置,使用率僅51%,且總體還處於虧損狀態。早在今年4月份,位於深圳南山科興科學園的眾創空間“孔雀機構”因拖欠物管連續三個月的租金和物業管理費等相關費用遭遇強拆,60多個創業團隊被臨時要求撤場。這是春節前後“地庫”孵化器宣告轉讓之後又一創業平臺的崩塌。
“創業就怕一窩蜂,眾創你一定要做實。把眾創來的這些企業和當地的傳統産業結合好、對接好,形成共用才行。”中科招商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單祥雙此前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他直言,“先前一線城市上萬家的眾創空間大都在空間上盈利,創業企業本來就沒錢,還要讓他交房租,自然不可持續。”為此,他建議,要以早期項目投資方式抓住眾創,主要依靠眾創盈利,空間可以免費提供給創業企業。
事實上,引自美國的眾創空間、聯合辦公這一概念,來到中國也面臨著水土不服的尷尬。“眾創空間理念的價值是通過開放式的辦公讓不同的創業項目團隊能夠互相交流,從而擁有發生‘化學反應’的機會。”矽谷空間PLUS聯合創始人孫燕駿此前表示,“但是到了中國,入駐的團隊之間不願意進行交流是一種常態。所以需要空間的運營方搭建一個場景,幫助進駐團隊建立交流機制。”
艾瑞的數據顯示,目前眾創空間、孵化器的主流服務仍然是提供場地,佔比為81.2%,同時有28.4%的孵化器為政府主導型,資金主要源於政府。從盈利點來看,租金仍是主要的收入來源,其次是提供辦公服務收取費用以及未來潛在的物業增值。對此,相關報告認為,經過一年多的發展,眾創空間頭部效應明顯,納什空間、優客工場、無界空間等大型空間開始聯合縱橫,同行挑戰加劇,下半年或將迎來新一輪洗牌。
監管 專業化和服務型將是出路
眾創空間本身是為創業者提供好的辦公、交流乃至開展業務的環境,形成良性互動,有很大的存在價值。不過,面對同質化的激烈競爭和盈利模式的單一,有不少平臺陷入難以為繼的境地。對此,業內專家普遍認為,作為大眾創新的策源地之一,過去有關部門從保護、培育創新的角度出發,給予眾創空間較大的發展自由度,這在有利於眾創空間迅猛發展的同時,也帶來隱憂。
“眾創空間洗牌在所難免,市場競爭要求你必須找到自己的定位和特色模式,未來米庫創服重點打造創業社交活動品牌,如‘失控大賽’‘米庫F5創業生態大會’等,致力於發現和精煉未來企業家。”瀋陽市米庫創服執行董事張倩向記者表示。她透露,未來米庫創服平臺將走服務型道路。
“淘汰也未必是壞事兒,未來眾創空間的管理,必須走市場競爭和政府監管相結合的模式。”有業內人士直言。他認為,進入這個行業必須要有一定的門檻,這個標準需要政府來定; 一旦進入以後,就需要市場來發揮主要作用,至於那些覬覦財政補貼等優惠政策的,自然要給予打擊。
事實上,不管是過去的普通眾創空間,還是此次科技部正在推的專業化眾創空間,其監管都在日益成熟。據悉,科技部火炬中心負責擬制的眾創空間標準已經初步完成。在目前形成的框架中,“入庫標準”將成為是否是一個眾創空間的標準;“示範標準”是一個眾創空間是否能成為具有全國性示範效應,能否進行國家備案的判定標準;“服務標準”是火炬中心希望推廣一個可供眾創空間學習和參考的標準。
“至於國家級專業化眾創空間,申報平臺需由龍頭骨幹企業、科研院所、高校等牽頭建設,聚焦明確的産業細分領域,具備完善的專業化研究開發和産業化條件,能夠提供低成本的開放式辦公空間,具有專業化的研發設計、檢驗檢測、模型加工、中試生産等研發、生産設備設施和廠房,並提供符合行業特徵專業領域的技術、資訊、資本、供應鏈、市場對接服務等。這些前期門檻本身就比較高;至於後期,《專業化眾創空間建設工作指引》也明確採取備案制對專業化眾創空間進行管理。”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