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商業  > 正文

“只漲不跌”的香奈兒內地降價20%

2015-03-19 08:41 來源:新京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店裏連夜撤換價牌

  3月18日,新京報記者分別走訪了北京部分香奈兒專賣店。有香奈兒店員告訴記者,3月17日已接到公司調價通知並連夜撤換産品價格牌。

  國貿商城香奈兒腕錶珠寶專賣店店員告訴新京報記者,3月17日接到公司調價通知,幾乎所有款式的腕錶都要降價,在國內原來價格的基礎上降價10%-20%,個別款式腕錶或珠寶降幅更大。

  “部分款式的包包等時尚精品也在降價,這次是香奈兒總部統一進行的降價活動。”位於金融街的香奈兒店員告訴新京報記者。記者看到,一款le Boy系列手袋標價26000元,較之前32700元的價格降低約20%。記者隨機採訪了幾位店裏的顧客,有位女顧客告訴記者,她是衝著心儀的産品降價而來的。

  奢侈品“變法”降價

  據香奈兒聲明,香奈兒在中國市場的降價會先從手袋開始,整個2015年會逐步擴大到全産品線。而中國市場降價對其利潤所帶來的影響,Ras Tan昨日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香奈兒作為全球公司,各地區價格有升有降,利益可以相互補償。

  財富品質研究院院長周婷認為,香奈兒作為奢侈品行業的標桿品牌,它的降價很快就會在業內形成趨勢,各個品牌都會重新設定自己的全球價格體系。

  事實上,2014年已經有部分奢侈品牌開始通過種種方式降價銷售。比如2014年,LVMH旗下的高端腕錶品牌宇舶、真力時、豪雅先後挑起香港、內地同價的大旗,希望借價格優勢激活內地消費市場。此前,其內地腕錶價格與香港價差在10%-20%之間。 新京報記者 李媛 金彧 趙嘉妮

  ■ 追問

  為何突然降價?大量門店成“擺設”

  據財富品質研究院最新發佈的《2014年中國奢侈品報告》,中國消費者奢侈品消費外流極嚴重,76%奢侈品消費發生在國外,而中國本土的奢侈品消費額卻同比下降11%。

  “但其實中國消費者本身的購買力沒有下降,2014年中國人買走了全球46%的奢侈品,只是主力消費市場變成了歐美市場。”財富品質研究院院長周婷説:“與此同時,去年開始,大量的中國奢侈品門店空置、淪為廣告牌、展示店等,卻又要背負大量的運營成本,致使品牌的利潤越來越薄。奢侈品品牌逐步意識到,要讓消費者回流到中國市場。”

  主營奢侈品的尚品網CEO趙世誠對新京報記者説,兩個因素促成、推動。第一個是電商發展,網際網路發展,讓資訊更透明化,市場的資訊不對稱被打破。第二,政府推動跨境電商,也起到助推作用。如果原來的奢侈品依然遵循之前的定價策略,跟大趨勢是相反的。

[責任編輯: 趙燕]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