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商業  > 正文

對衝基金減持黃金近20% “世界盃魔咒”降臨金市

2014-06-10 09:22 來源:中證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世界盃魔咒”降臨金市?

   北半球即將到來的炎熱夏季,對黃金白銀來説卻幾乎是寒冬。“現在幾乎找不到利好金銀的消息。”有研究人士表示,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緊張局勢逐漸平靜,美國經濟表現強勁,歐央行開閘放水,美股節節創新高,這些都是利空金銀的因素。所以,金銀在失去上漲動力的情況下承壓下行是必然的選擇。

   此外,本週的一大焦點事件莫過於世界盃的開幕。歷史上,股市都會陷入“世界盃魔咒”,即在世界盃召開期間,股市出現下跌走勢。這或許是因為交易員們一心看球,無心交易,或是由於大量資金涌入博彩行業。至於這種魔咒是否會在“金市”應驗,業內人士表示,還需拭目以待。畢竟,本週基本面較為清淡,除了日本央行將宣佈最新的利率決議之外,幾乎無重大經濟事件公佈。

   機構大舉減持多頭倉位

   據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最新數據顯示,截至6月3日當周,對衝基金和其他大型投機客大幅度減持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黃金期貨凈多頭倉位。數據顯示,當周投機性凈多頭部位超過空頭59,151手。當周凈多頭倉位較之前一週減少1.42萬手或19%。

   業內人士介紹,大戶持倉量變化歷來是追蹤、研判期貨價格變化的重要指標。對衝基金的持倉變動更是關注的重點。在國際期貨市場上,對衝基金最擅長的手法就是“借勢造勢、共進共退”。而此次它們大幅度減持黃金多頭倉位,很可能基於中期內黃金價格上漲無望這一判斷。

   “商品期貨自誕生之日起,就與投機結下不解之緣。”業內人士介紹,而基金在某種程度上可謂是“投機”的代名詞。縱觀國際商品期貨歷史,每一次暴漲暴跌都離不開基金的呼風喚雨和推波助瀾。

   而對衝基金憑藉其巨大的資金規模,在期貨市場上屢屢掀起滔天巨浪。而且,看準之後,不達目標決不罷休。據國際投行人士介紹,大型基金尤其是對衝基金入市前一般都有一個預期獲利目標,按百分比計算獲利目標至少在10%以上。以倫銅為例,基金介入後,獲利目標一般為300美元-500美元/噸以上。為達到目標,基金入市後一般不會輕易退出,持倉時間較長,少則3—4個月,長則半年,甚至一年以上。

   非農數據殺傷力顯著

   上周,黃金白銀市場最大的利空因素莫過於美國勞工部6月6日公佈的數據。黃金通常被視為投資對衝工具,與股市和美元走勢存在負相關,但後二者均受到美國就業數據提振。

   美國相關數據顯示,美國5月季調後非農就業人口增加21.7萬人,預期為增加21.8萬人,4月下修為增加28.2萬人,初值為增加28.8萬人。這樣的結果幾乎和預期是一模一樣。有投資人士表示,除非非農數據大幅差于預期,如低於15萬人等,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會對金銀起到比較大的提振作用,21.7萬人僅比預期少了0.1萬人,但數據卻依然能體現美國經濟非常強勁,金銀走勢受非農數據的影響也並不是很大,可謂是紋絲不動。

   良好的非農數據進而提升了美股表現。截至上週五收盤,道瓊斯指數報16923.77點,上漲87.66點,漲幅0.52%,標普500指數報1949.42點,上漲8.96點,漲幅0.46%,納斯達克指數報4321.40點,上漲25.17點,漲幅0.59%。此外,標普500指數和道指均以光頭光腳的大陽線收盤,後市看漲意味非常的強烈,美股在走高的同時吸引了大量資金涌入股票市場,貴金屬市場在失去資金推動的情況下上漲動力則異常不足。

   歐版QE助推美元上行

   隨著歐元區進入負利率時代,美元上行亦在所難免,這將進一步增添黃金市場的反彈阻力。

   隨著美聯儲繼續收緊貨幣政策,而歐洲央行則更偏向寬鬆。上周歐洲央行下調三大利率,將關鍵再融資利率從歷史低點的0.25%下調15個基點至0.1%、隔夜貸款利率從0.75%削減至0.345%、存款利率降至-0.1%,成為史上首家實施負利率存款的主要央行。在隨後的新聞發佈會上,德拉吉表態歐洲央行正準備實施歐版QE,包括新一輪4000億歐元的LTRO(長期再融資操作)以及ABS(資産支援證券)購買。

   國信期貨分析師朱晨瑤表示,歐央行寬鬆對金價來説是一個利空因素。從本質上來看,歐元寬鬆將會成為常態,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都將對歐元造成利空影響,反彈很可能只是市場短期行為,中長期來看,未來美元上行在所難免,這將打壓金價最終下滑。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