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深度虧損的國內大豆加工行業正在引發更多風險。有行業內部消息顯示,由於國內大豆加工出現虧損,油廠難以從銀行開出信用證,中國買家已經至少在50萬噸美國和巴西大豆合同上違約,違約金額達到3億美元左右,這也是近十年來規模最大的違約“洗船”事件。
A 更多企業違約以削減損失
所謂“洗船”,包括損失掉預付款或保證金,不再履行合同的現象,也包括商品已經在産地被裝上貨船運到碼頭,但不起運至中國而是在返程時被賣掉的現象。根據路透社統計顯示,近期是2004年以來中國規模最大的“洗船”事件,當時中國買家在30宗進口合同上違約,損失接近7億美元。
據悉,因為無法從銀行開出信用證,山東有三家公司未能支付進口大豆的款項。有5至6船(巴拿馬型貨輪)已經入境的大豆無法卸貨;此外,還有5至6船在途的進口大豆也沒有信用證。而一船巴拿馬型貨輪通常裝運5至6萬噸大豆。這其中就包括中國最大的大豆進口商——山東晨曦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糧油貿易公司。該公司總經理邵國瑞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公司已將三批巴西大豆船貨轉售給美國壓榨商。他表示,由於禽流感的爆發及生豬價格下滑削減市場對飼料的需求,中國大豆壓榨商已轉售或延遲約200萬噸船貨,以削減損失。他稱:“當向美國買家出售時,每噸虧損約100元,但如果一批船貨今日運至中國,那麼每噸可能會虧損800元。”
截至發稿,記者暫未聯繫到上述企業。
B 國內大豆加工業深度虧損
黑龍江大豆行業協會副秘書長王小語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稱,從1996年的1000萬噸,到2013年的超過1.3億噸,中國大豆行業加工産能出現了10倍的增長,産能激增進一步刺激大豆的大量無序進口,而目前的實際加工需求只有6000萬噸,已經出現了嚴重的産能過剩局面。
王小語表示,以2012/2013年度為例,中國進口大豆6337萬噸,國産大豆1220萬噸,合計7557萬噸。而該年度全球的大豆消費量為2.694億噸,中國的大豆量佔了全球消費量的28%以上,但從人口結構來看,中國人口約佔全球的19%,因此,國內大豆行業出現了供過於求局面。他表示,目前,國産大豆的加工廠停工率在九成以上,國産大豆最大省份黑龍江地區僅有九三糧油等三四家企業開工。
在王小語看來,目前出現的“洗船”額度與去年的整體進口量相比佔比太小,但釋放出了積極信號,對行業整體成長來説或許是利好消息。一方面,銀行在看到國內産能過剩等風險之後,對一些進口企業停發信用證,將在一定程度上打壓激增的進口量,使得國內已經過剩的産業朝著良性的方向發展;另一方面,將是國內加工企業整合的機會。
據其透露,目前,國産大豆一般通過商業貸款,利率在7%-8%左右,而進口企業通過信用證融資的利率只有2%,而且貸款的時間也比較長,中國大豆進口量激增,其中一些買家並非是正常做貿易,而是將信用證的低利率當成了快速融資的工具,把資金投入更為有利可圖的業務。在市場變化的時候,一些企業的資金鏈將面臨問題,銀行不願意冒風險給貿易公司開信用證。
根據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進口了1535萬噸大豆,同比增長33.5%。而卓創資訊大豆行業分析師張蘭蘭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國內壓榨企業虧損嚴重,壓榨一噸大豆大概虧損500元。
C 食用大豆油已連續兩次降價
事實上,自2013年以來,國內食用大豆油行業已經連續掀起兩次降價潮。去年4月,益海嘉裏旗下金龍魚和中儲糧旗下金鼎率先在全國範圍降低調和油和大豆油價格,其中,大豆油降幅達15%。中糧福臨門隨後迅速跟進,此次食用油巨頭紛紛降價為近年來罕見,結束了食用油領域多年只漲不降的格局。今年3月底,金龍魚再次率先對大豆油等食用油降價10%,福臨門之後也迅速跟進。各方均表示,降價是因為國際國內市場主要食用油原料價格回落。
接下來豆油走勢如何?張蘭蘭分析稱,目前國內豆油等植物油庫存不低,如果不到節假日及期貨大幅變化的,預計變化不太大。因為豆粕方面現在出貨不好,市場很疲弱,豆粕和豆油一起算,國內大豆壓榨企業虧損嚴重,因此食用豆油短期內再次調價的可能性不大。(記者劉勇)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