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價不僅不是給鐵路貨運“送溫暖”,反倒有可能引發“倒春寒”。正視自身差距,並儘快以學習的心態、開放的姿態、資訊化的步態武裝自己,才是“鐵老大”的當務之急。
2月14日剛過,鐵路貨運價格就漲了1分5。有人戲稱,這是“鐵老大”收到的最美情人節禮物;也有人給鐵路算賬,根據去年鐵路貨物發送量32億噸,提價將使“鐵老大”增收三四百億元,可謂元宵節最大紅包。
在大宗貨物運輸需求持續萎靡的今天,負債前行的“鐵老大”確實需要一針強心劑。眼看著“四橫”高鐵、西部鐵路都要穩步推進,新建高鐵和新開闢的貨運線、貨場還要裝備投入,錢從哪兒來、債怎麼還……或許,漲價不失為一種選擇。
然而,漲價真能為“鐵老大”雪中送炭嗎?
長期以來,鐵路實行計劃價,單位運價較低,這是鐵路漲價的核心理由。由於政府定價,鐵路貨運價格確實長期偏離了市場,不能真實地反映市場供需,也無法將有限資源合理配置。然而價格是漲是降,恐怕不能簡單地照搬國際經驗,還應市場説了算。
仔細比對航空、公路,就會發現鐵路早已失去了傳説中的價格比較優勢。看東北,從哈爾濱運往北京的日用雜貨,只有不包括門到門的終端運輸服務時,鐵路運價才與公路持平。再看東南,大量礦産、鋼構件從閩浙運抵兩湖已選擇長江黃金航道,價格較鐵路還便宜;而從廈門運到成都的集裝箱淡季運費,鐵路與公路價格已相當,到發接駁費用還比公路高50%。而且實踐證明,只要貨流有轉向鐵路的意願,公路就會實時降價,反倒把鐵路逼到死角。
既然價格比較優勢已不復存在,那麼,漲價不僅不是給鐵路貨運“送溫暖”,反倒有可能引發“倒春寒”。去年鐵道部取消後,中國鐵路總公司啟動了貨運改革。在闖市場的過程中,基層鐵路機構猛然發覺原來從別人口中奪食這麼難。即便使出渾身解數,去年鐵路貨物發送量仍同比下降了2000萬噸。在這種競爭態勢下,這些深入市場的鐵路神經末梢,盼的是靈活定價權,甚至是適度降價的權利。如今鐵路貨運反要漲價,還要按去年貨運量來預估漲價所帶來的增收,不過是畫餅充饑。誰又能保證,鐵路剛剛拉來的新客戶不會流失得更快、市場份額不會丟失得更多!
“鐵老大”急需漲的不是價格,而是市場人氣與競爭實力。在鐵路固步自封的幾十年裏,物流運輸業已經成為中國市場化程度最高的領域。價格競爭、墊資投標、全流程服務、電子支付……這些競爭手段,“鐵老大”到現在也幹不了、不能幹。在鐵路自成體系的幾十年裏,航空、公路、水路的物流已經形成了無縫銜接的運輸格局,這塊鐵板過去“鐵老大”不屑參與,現在卻是插不進手去。在鐵路職工仍揣著貨票不知何時才能從天南押車到地北時,民企員工已在電腦前、手機上完成了數以萬計的交易實時跟蹤,阿里巴巴籌備的“菜鳥網路”甚至宣稱任何訂單“24小時可送達”。正視這些差距,並儘快以學習的心態、開放的姿態、資訊化的步態武裝自己,才是“鐵老大”的當務之急。
如今,鐵路運價上漲已成定局,鐵路總公司又何妨把運價調整的空間多讓渡一些給地方鐵路局,讓“店小二”們擁有更多的談判籌碼與空間?而對於中國物流運輸業而言,在市場化之路上蹣跚學步的“鐵老大”開始打“價格戰”“網路戰”“數據戰”的時候,恐怕誰也再不敢小覷這個對手了!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