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寧波國家保險創新綜合試驗區建設推進大會現場。 林波 攝
2015年受颱風“杜鵑”影響,浙江省寧波市長石村村民葛國良永遠忘不了那天的場景,由於地勢較低,雨水順著路面流進他的家門,匯成深度60公分左右的“小池塘”。
就在葛國良沮喪損失慘重之時,村幹部帶著保險查勘員前來測量他家中的積水水位,並登記他的身份證、銀行卡等資訊,隨後告知他公共巨災保險賠款公示後將會打進他的銀行卡。
“跟天上掉餡餅一樣,家裏積水也能賠錢。”聽到保險查勘員的介紹後,葛國良將信將疑。然而事實證明,“餡餅”真的掉下來了。
當然,這個“餡餅”並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寧波市政府購買了公共巨災保險,出資為寧波全市1000萬城鄉居民(含外來人口)因颱風、暴雨和洪水等災害風險造成的人身及財産損失提供6億元人民幣風險保障。
事實上,像葛國良這樣受益於公共巨災險的民眾並不在少數。2014年以來,寧波有意識地利用保險手段解決現實問題。
目前,寧波在巨災保險、醫療事故責任保險、城鎮居民住房綜合保險、食品安全責任保險、小額貸款保證保險、農村保險互助社等領域採取了一系列創新方式,形成或提升了一系列“寧波模式”。
2016年6月底,寧波獲批建設國家保險創新綜合試驗區。這不但是中國惟一經國務院批復的國家級保險創新試驗區,也是寧波市首個國家級金融改革試驗區。
“寧波國家保險創新綜合試驗區是中國保險業改革發展的一個重要演練舞臺,”11月1日,在寧波國家保險創新綜合試驗區建設推進大會上,中國保監會黨委書記、主席項俊波如是説道。
在項俊波看來,寧波國家保險創新綜合試驗區建設為中國探索更優路徑,積累更多經驗,提供更豐富的借鑒,從而儘快實現中國從保險大國向保險強國的轉變。
目前,中國保險業總資産已達14.63萬億元人民幣,保險業成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據統計,2016年1月到9月中國保費收入2.5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2.2%。項俊波説:“今年末有望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
項俊波表示,保監會將在法人機構批設、創新項目試點、保險産品審批、保險資金運用等方面給予相應的傾斜,賦予寧波在保險創新方面更多的自主權。
而在寧波,保險手段不僅可以探索風險管理和矛盾化解,還可以通過産品、組織和機制創新,對小微企業、“三農”和社會弱勢群體進行扶持。
寧波還在農業領域相繼推出了一系列指數保險,涵蓋茶葉、楊梅、水蜜桃、南美白對蝦、生豬價格等領域,承保風險由自然風險向市場風險延伸拓展。
寧波余姚市四窗岩茶葉有限公司正是該險種的受益者。據該公司負責人沈永樓介紹,當地明前茶隔幾年都會受凍一次,自從參加茶葉低溫霜凍氣象指數保險後,只要氣溫低於合同約定的溫度,保險公司就會把錢打到他的卡上。
寧波市委書記、代市長唐一軍11月1日表示,建設國家保險創新綜合試驗區核心在創新,活力在改革,“力爭2025年寧波保險規模達到一千億,保險業增加值佔金融業比重超過30%。”
值得一提的是,寧波還將探索推動保險服務“一帶一路”國家戰略,以海外投資保險和面向“一帶一路”國家的離岸保險業務為重點,探索建立保險保稅區。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