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針對汽車市場的一系列動作,可謂掀起了層層波瀾。反壟斷調查導致大量消費者持幣觀望,北京市進口車銷量環比下跌近16%(數據源自亞市)。另外還有一則消息—10月1日起工商總局要取消品牌授權門檻,該消息雖未像“汽車反壟斷調查”引起大家的注意,實則意義重大。
相比大家激烈的討論反壟斷是否能降低豪華車售價一事,工商總局的取消廠商品牌授權這一新政幾乎沒引起經銷商的情緒波動。“只要品牌管理辦法一天不改,車企就還會處於絕對的強勢地位,多品牌銷售的事我們想都不敢想。”這是多家經銷商對記者表達的一致觀點。那麼,頒布這一新政的意義何在?只能説,如果當前壟斷格局是一座冰山的話,嘗試新政的意義就是冰山一角開始融化的預兆。雖然在表像上傳統4S店並沒有什麼變化,但這並不意味著這一新政不具備劃時代的意義。
過去,未被授權的經銷商在註冊時,執照上都會被標上一個括弧,標明“不含小轎車”,只有拿到廠家授權,才可以有銷售轎車的資格。如今,經銷商已經不需要再依靠品牌授權去辦理工商登記,這對於經營和融資都是利好因素。在工商總局發佈新政後,北京市工商局很快就有了響應,制訂了更加具體的執行公告,並宣佈開始受理經銷商辦理資訊變更,去除“括弧”的制約已可成為現實。
的確,現在乃至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廠家的車源對經銷商仍會是絕對的制衡因素。但變化也一定會隨著大勢所趨逐步顯現,終有一天,中國車市會出現供需平衡,甚至供過於求的局面,經銷商和消費者會擁有更多的選擇權。另一方面,近在眼前的獲益者莫過於平行進口經銷商,因為只要品牌“總經銷”至上的局面被打破,平行進口的空間也大為增加,非中規車上牌的難度也有望降低。(曹錦)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