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加坡電 記者陶傑報道:為保護投資者利益,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近日公布意見徵詢書,將加強對貴重金屬回購以及土地儲備投資等“非傳統”投資產品的監管。
近年來,新加坡市場上出現了越來越多針對散戶的“非傳統”投資產品,由于這些產品讓投資者擁有其基礎資產的權益,所以不在證券與期貨法令管轄范圍內。然而,在實際運作中,屢屢出現客戶權益受損問題,使得這類產品的投資風險較大。
對此,新加坡金管局認為,黃金、白銀和白金等產品需要作為債券受到當局的監管,這三種金屬被廣泛認為是類似于金融資產投資工具,因而此類交易具有債務抵押債券的風險。金管局認為,此類交易的發行機構也需要得到金管局頒發的營業許可執照。
另外,盡管各銀行內部都有自己的產品風險評估係統,但是,新加坡金管局還是建議讓所有銀行的投資產品採用統一的評級框架,注明產品的投資復雜程度和風險,在產品手冊中提供評級信息,以方便投資者比較不同發行機構的產品。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