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至5月,奇瑞汽車銷量18.11萬輛,去年同期約為20萬輛,同比下降10%。目前戰略調整後奇瑞,還沒有表現出多大反彈能力,反而遭遇市場下滑,奇瑞的前途究竟會怎麼樣呢?很多人都説“奇瑞再也折騰不起了,做減法難能可貴,提升産品力是關鍵”,奇瑞在探索發展的道路上“試錯”,儘快找到“糾錯”的方法最重要。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今年1至5月,奇瑞汽車銷量18.11萬輛,去年同期約為20萬輛,同比下降10%。奇瑞相關人士表示:在轎車方面,由於轉型戰略的推進,回歸“一個奇瑞”的需要,部分車型逐步淡出,銷量確實受到一定影響。
但從4、5兩個月的表現來看,隨著新産品的推進,包括瑞虎、艾瑞澤7、E3等,産銷數據呈上升趨勢。5月份,奇瑞在國內銷售22074輛,同比增長15.7%,超過國內乘用車整體銷量同比13.85%的增幅。與此同時,SUV是此次奇瑞汽車實現平穩增長的主力車型,其中,瑞虎3售出3682輛,同比增長16.4%;瑞虎5銷量高達7349輛,躋身國內SUV銷量第一軍團。
地處蕪湖,坐擁長江重鎮,一度扮演“自主品牌急先鋒和領頭羊”角色的奇瑞汽車,曾被很多人寄予厚望。多位當年見證了奇瑞第一百萬輛汽車下線的業內人士感慨:那時候覺得奇瑞真是有希望,從獲得“準生證”到正式脫離上汽,再到短短數年取得百萬輛業績。
但奇瑞在隨後的發展,卻不盡如人意,瑞麒G5、G6車型為代表的“高端化”戰略失敗、産品序列盲目擴充、多品牌戰略失意……奇瑞確實在用實際的探索,幫自主品牌“試錯”,如何找準方向,及時“糾錯”,更是每一個關注自主品牌發展的汽車人,最大的心願。
目前戰略調整後奇瑞,還沒有表現出多大反彈能力,反而遭遇市場下滑,奇瑞的前途究竟會怎麼樣呢?
回歸“一個奇瑞” 轉型仍需時間
熟悉奇瑞的人都知道,自主品牌追夢的初衷是甜蜜的,但過程卻充滿艱辛和險阻。不可否認,奇瑞在當時的歷史條件和市場環境下,以追求“速度和規模”的發展模式,實現了第一階段的戰略目標。“造老百姓買得起的好車”,以滿足國內工薪階層對汽車産品的需求,推動了國內汽車市場從公商務消費向家庭消費迅速轉變。
用奇瑞董事長兼總經理尹同躍的話説:自1997年進入汽車行業以來,奇瑞人便矢志不渝以打造民族汽車品牌為己任,一路追逐夢想,一路孜孜以求。筆者在去年採訪尹同躍時,他曾較為坦誠地表示:要改變過去單純追求銷售數量的思路,品質和品牌,更需要看中。
“回歸一個奇瑞”是近年來談得最多的話題,它強調改變過去混亂分散的品牌標識和産品體系,全部統一于奇瑞整體的LOGO。奇瑞汽車總經理助理、銷售公司總經理黃華瓊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將通過對現有産品的梳理,逐步確立新的産品架構,由目前20餘款産品逐步精減並形成由11-12款産品組成的産品型譜。
據了解,奇瑞汽車未來將逐步形成4大産品系列,分別為QQ、風雲、瑞虎和艾瑞澤系列。其中QQ系列會承擔所有的A00級産品,風雲系列産品覆蓋從A0級到A級,定位偏向於注重家庭、實用的用戶;瑞虎系列繼續主打喜愛SUV車型的用戶,去年上海車展中展出的β5概念車將量産成為瑞虎系列下一款産品;艾瑞澤系列産品覆蓋從A0級到B級。
而在2008-2010年期間,因為汽車市場空前高漲,奇瑞採取了激進的擴張戰略,構建四個子品牌(奇瑞、瑞麒、威麟、開瑞)和三大銷售公司(奇瑞汽車銷售公司、商務車銷售公司、微車銷售公司)。一時間,甚至連奇瑞的員工,都很難分清楚産品之間的定位,更別提細分市場和終端用戶。
也正是奇瑞在“分品牌戰略”中的試錯,直接影響到吉利、比亞迪等自主品牌提高警惕。有評論調侃説:奇瑞分品牌,吉利就跟著分;奇瑞回歸了,吉利現在也跟著收縮,很多時候,奇瑞為中國汽車自主品牌,交了學費。
吸納新鮮血液 産品力尚待觀察
伴隨著奇瑞戰略調整的步伐,在高管的排兵布陣上,改革力度也不小。目前主導技術研發和産品創新的副總經理陳安寧,主管市場和行銷的總助黃華瓊,都並非奇瑞的“元老”。在筆者多次採訪和接觸得過程中,也深切地感受到尹同躍希望通過吸納新鮮血液,實現對奇瑞變革的勇氣。
在行銷領域,筆者也觀察到:奇瑞正在改變過去“老派的做法”,尋求一些突破和創新。據奇瑞相關人介紹:目前正在積極開展體育行銷、數字行銷,包括艾瑞澤7挑戰吉尼斯活動,和羽球協會聯手舉辦挑戰賽,強調了與消費者互動。此外,今年新瑞虎3還採用了頗具創意的“微信上市”,是國內第一家採用微信上市的車企;同時,牽手汽車垂直網站試水汽車電商平臺,在行銷方面動作更加靈活多變。
但需要反思的一點是,花大力氣尋求市場“走量”,肩負奇瑞轉型重任的艾瑞澤7,並未取得預期的成績:5月份艾瑞澤7國內銷售1844輛,雖然環比增長6.4%,但不足兩千的銷量,在A級車市場的表現差強人意。
客觀地講,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奇瑞從去年開始強調的“二次轉型”,希望能在短期內看到“立竿見影”的成效,多少有些苛求。但在自主品牌産銷九連降的低迷環境下,寄望自主能夠快速突圍,也是迫在眉睫的必然訴求。很多人都説“奇瑞再也折騰不起了,做減法難能可貴,提升産品力是關鍵”,奇瑞在探索發展的道路上“試錯”,儘快找到“糾錯”的方法最重要。(記者黃春棉)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