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汽車  > 正文

汽車業將掀空氣質量風暴 “甲醛”超標有望解決

2014-05-08 10:55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目前,車內空氣質量已成為繼汽車變速器、安全氣囊和汽車輪胎之後汽車產業面臨的第四大問題。有分析認為,汽車業將掀起一場空氣質量風暴,如何有效地滿足消費者更高層次的需求成為車企未來競爭中的制勝利器,而那些僅僅注重中國市場規模而忽視消費者理念與市場環境變化的車企將越來越難以立足。

  “第三密閉空間”深陷“霾伏”

  汽車作為使用頻率較高的出行工具,是人們除了家庭、辦公室以外的“第三密閉空間”,車廂環境越封閉,車內有害氣體積累就越嚴重,給人體帶來的傷害也就越大,而車內空氣污染最主要的源頭是各種配件、內飾、黏合劑等,這些部件中的有害物質短期內不會消失。

  據了解,車內有毒物質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揮發性有機物(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另一類是醛酮類物質(甲醛、乙醛、丙烯醛)。其中若甲醛超標,會使人感到頭暈、乏力、喉嚨不適;苯超標會引發白血病;甲苯、二甲苯超標會導致障礙性貧血、生殖功能受影響,導致胎兒先天性缺陷等。

  很多人對新車的異味都深有感觸,敏感的人甚至會出現頭暈、惡心等症狀。“新車味”一度成為人們對于車內空氣污染的一種無奈表述。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這些危害並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弱,舊車同樣“有毒”。檢測數據顯示,車內空氣有毒氣體的超標,對人體的損害遠超于空氣污染及PM 2.5。對于車內環境污染,世界衛生組織已明確將其與高血壓、艾滋病等共同列為人類健康的十大威脅之一。

  中國科學院所屬中科理化環境分析研究中心曾做過一次調研。該機構選取了50款市場上常見的車型,行駛里程從10000km到270000km不等,針對其車內空氣質量情況進行檢測。結果表明,車內空氣健康狀況極不樂觀,車內空氣中所含的T V O C與室內空氣質量標準比較平均超標30%;菌落總數與室內環境質量評價標準1級參照對比平均超標77.65%。

  汽車“換氣”須產業鏈護航

  車內空氣污染,已被世衛組織明確為人類健康十大威脅之一,被美國列入人類健康五大危害,但在我國讓人欷覷的是:國標過低,權威檢測缺失,監管空白。

  2012年,我國實施了《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但該文件只是將車內空氣污染程度進行了限值的設定,僅供汽車生產、使用過程中的各相關方參照使用,最終並未形成強制性的標準。

  目前,國家環保部已經確定于2014年著手修訂現有的《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樂觀預計,2015年將出臺乘用車內空氣質量強制標準。

  不過,中國首個汽車空氣質量領域的強制性標準雖然將在一定程度上強化汽車空氣質量問題。但要提高汽車的空氣質量,不能僅靠一部標準,更需要企業的切實行動。

  從目前市場上來看,沃爾沃是最先注重車內空氣質量的汽車企業之一。沃爾沃通過整車設計、原材料採購、生產制造等產業鏈全流程的控制,為消費者提供了一個高質量空氣的私人空間。

  據悉,沃爾沃在上世紀90年代就已經成立了專門的汽車車內空氣質量部門,目標是為沃爾沃全球車主提供“北歐般清潔”的車內空氣。該公司研制了全球領先的車內空氣質量係統(IA Q S)和車內電子氣候控制係統(EC C)。在內飾排放方面,沃爾沃比國內頒布的《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優秀最高可達50倍,個別指標甚至趨近為零。

  有分析認為,從表面上看是汽車要換“空氣”,而根本上是要切換觀念,對汽車企業來講,提供給消費者的不僅是一個代步工具,更是一個安全、健康、舒適的移動環境,這是對消費者的尊重。另一方面,汽車要換“空氣”,首先要切換整條產業鏈。潔凈的汽車空間的後臺支撐是“潔凈”的產業鏈,包括原材料、生產工藝、配件等各個環節。

  汽車業或掀空氣質量風暴

  針對目前的現狀,有行業專家指出,目前我國在車內空氣質量標準上還未實施強制性法規,消費者在選車購車時,一定要將車內空氣質量狀況作為購車的首要因素,不要只考慮價格、外觀內飾及品牌,否則等于會將自己置身于“毒氣室”中,這並不是聳人聽聞。

  過去,中國市場上的大多數消費者是第一次購車,他們對于汽車沒有什麼經驗,相比于車內空氣質量而言,汽車的價格和配置是否豐富顯得更加重要。另一方面,一些企業利用標準缺失的漏洞、淡化車內空氣污染的事實,也使得這一話題長期未能進入公眾視野。

  不過,隨著美國汽車權威媒體A utonew s發布“汽車有毒”榜單,到近年來連續有一些汽車品牌被曝出“臭味門”,車內空氣質量已成為繼汽車變速器、安全氣囊和汽車輪胎之後的第四大問題。

  事實上,中國車市規模快速增長的同時,消費者的觀念也在發生著潛移默化的改變,從最初對汽車外觀、配置、性能等的簡單看重逐步向追求汽車全方位安全與環保概念轉變。前不久,有機構組織了一次問卷調查,調查顯示,97%的消費者對車內空氣質量高度關注,認為“關係到健康,很關心”。

  因而,業內人士認為,汽車業將掀起一場空氣質量風暴,如何有效地滿足消費者更高層次的需求成為車企未來競爭中的制勝利器。在強制性的車內空氣質量法規尚未出臺前,汽車廠商如果能很好地抓住消費者對健康關注的需求,改善車內空氣質量,提高產品的競爭力,有可能從龐大的中國市場中贏得商機,而那些僅僅注重中國市場規模而忽視消費者理念與市場環境變化的車企將越來越難以立足。

  在這一方面,沃爾沃的觀念和做法值得其他車企借鑒。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