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北京市面臨著交通擁堵、空氣污染、資源緊缺等諸多發展難題。面對這些“城市病”,北京市委、市政府群策群力,多管齊下,打響一場治理交通擁堵的“攻堅戰”。
北京市堅持公共交通優先的發展戰略,大力發展袖珍公交、定制商務班車等公交個性化服務,2013年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從2012年的44%增至46%,中心城交通指數5.5,推動北京步入公共交通主導時代。
2013年9月12日,北京市首條潮汐車道在朝陽路正式開通,運作首日通行效率提高約10%。截至2013年底,潮汐車道實現通行效率提升23.4%,對緩解周邊交通壓力起到良好效果。同時,北京大力推進公共租賃自行車系統建設,2013年全市總規模達2.5萬輛。今年將新投入公共租賃自行車1.5萬輛,全市總規模將達到4萬輛。
在多數北京市民眼裏,軌道交通才是治堵“功臣”。2013年,北京建成地鐵14號線西段、10號線二期、8號線二期、昌八聯絡線等4條軌道新線,軌道交通運營里程達465公里,在公共客運分擔出行量中佔到44.8%,最高日客運量突破1100萬人次,軌道交通網路初步形成。市民乘地鐵出行的比例達20.6%,較2012年底增長3.8個百分點。
據介紹,隨著今年6號線二期、7號線、14號線東段等新線開通運營,北京將形成527公里的軌道交通網路,日均客運量達到1000萬人次,佔出行總量的三分之一。
交通環境的改善離不開交管部門工作方法的創新。2013年,北京市交管局形成“一個堵點一個疏導方案,一條路段一套解決辦法”,通過增設41條單行道路,在15條出城聯絡線實施信號綠波協調控制,施劃公交專用道10.5公里,優化區域交通組織542處,允許機場大巴走公交車道等系統措施,有效疏通擁堵節點,提高了區域道路通行效率。
北京市交通委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加快疏堵工程建設是治理擁堵的重要環節。僅2013年,市、區共同完成疏堵工程230項,暢通微迴圈道路建設58公里。
北京市提出,今年全市交通行業預計完成固定資産投資700億元,公共交通出行比例達到48%,並將繼續提升交通基礎設施承載能力,注重交通設施的養護、挖潛、改造,提高設施通達性和便利性。 記者 蘇民 楊學聰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