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汽車  > 正文

特斯拉欲建電池廠被指太激進 國內新能源車規模化成趨勢

2014-02-28 09:08 來源:證券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近日,新能源汽車行業利好頻出。

  先是特斯拉宣佈將在中國建一個超級充電站網路。幾天后之後,北京市宣佈計劃今年建1000個充電樁,力推新能源汽車。同日,特斯拉又宣佈即將耗資20億美元至50億美元建造全球最大的電池工廠,工廠建成後將大大降低電動車成本,幫助特斯拉進入中端市場。

  雖然國內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價格、充電服務等問題仍存疑慮,但資本市場卻已經熱得炸開了鍋,認為今年會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規模化發展的一年。受上述利好資訊影響,充電樁板塊連續兩日全線飄紅。昨日,國電南自、動力源、上海普天三股漲停。此外,鋰電池概念中材科技、眾合股份漲停。

  充電樁需求大幅增長

  2月26日,北京市宣佈將首次大規模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年內完成1000個公用快充樁佈局,未來將在中心城區打造服務半徑平均為5公里的充電圈。

  長江證券分析師章誠在研報中預判,2014年將是中國新能源汽車規模化發展的一年,其中主要的支撐理由之一是繼北京後,地方政府將會在2014年先後出臺相關的配套政策。他預計2014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總銷量可達8萬輛,其中公交車可達3萬輛,乘用車可達5萬輛。

  在章誠看來,作為風向標北京政府的積極態度,有望促進各試點城市的配套措施的加速的出臺,從而進一步提振新能源車市場的發展。綜合媒體報道,上海、天津、合肥等城市關於建設充電樁的計劃也在逐步推進。天津市計劃新建6700個充電樁或充電介面,新建66個充換電站。合肥正在嘗試新建小區“標配”充電樁,上海也將在二季度出臺相關的政策性文件。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李宇恒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北京市計劃今年建成1000個充電樁,明顯是為了大力推廣新能源車,提高新能源車的便利性,消除消費者的顧慮。與傳統汽車相比,新能源汽車在動力性能和續航里程等方面還有一定的差距,在短期內還不能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公共交通作為政府掌控的重要領域,成為推廣新能源汽車的先鋒。”

  目前,新能源汽車最大的“硬傷”是續航里程問題,無法滿足消費者長途行駛的需求,而充電樁能夠緩解這個問題。“參照我國現有的加油站數量高達10萬以上,充電樁的市場需求將會大幅增長,所以帶動了充電樁概念全線飄紅。”李宇恒表示。

  電池産業或生變革

  事實上,消費者擔心的續航里程、價格問題的關鍵在於電池技術。北汽新能源汽車一位從事研發的劉先生(化名)告訴記者,新能源汽車的價格貴,主要是電池價格居高不下,而只有實現大批量生産後,電池生産成本才能下降。

  “降價挺容易,關鍵是量要大,現在車賣得少,電池、電機等跟新能源相關的零部件價格也就貴,如果以後有新材料,例如出現性能更好、價格更便宜的材料,價格可能會降下來。”

  劉先生介紹説,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用的電池主要是三元材料和磷酸鐵鋰電池兩類。三元電池能量密度更高,但成本也大,鐵鋰電池體積大,但安全性高。特斯拉用的就是三元材料,這兩種技術各有優勢,只能説是不同的技術路線。“不過,未來,三元材料應該是發展方向。”

  李宇恒也對記者表示:“特斯拉入華後,會帶動三元電池的引致需求增長,會對國內電池産業帶來變革。”磷酸鐵鋰充放電平臺低,目前為止安全性最好,但振實密度低。三元充放電平臺較高,振實密度較高,錳元素儲量豐富,極有可能取代磷酸鐵鋰取代商業化電極材料。

  善於顛覆的馬斯克似乎已經等不及新材料的出現了。為了降低生産成本,他已率先高調佈局電池産業。特斯拉26日于美國股市收盤後宣佈,為了完成大眾電動車在三年內量産的目標,該公司計劃與策略合作夥伴共同打造Gigafactory,預期這座電池廠開始投産的第一年(2017年)底就能將電池模組的每度千瓦時成本減少逾30%。根據初步藍圖,這座廠房要價50億美元,每年生産的車用電池未來可供最多50萬輛車所需。另外,特斯拉還將發行16億美元的可轉換優先債,募資所得將用來建造上述廠房。

  而在李宇恒看來,這項投資有些“激進”。因為鋰電池還有突破技術瓶頸的可能,一旦大規模地生産當前的産品,等待更新換代時意味著設備要全面的更新,承擔的風險較高。“儘管規模化的生産能夠降低成本,但是從長遠來看,合理的規模才是最好的選擇。”(見習記者 陳妍妍)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