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汽車  > 正文

大氣治污國十條 倒逼車業轉型升級

2013-09-26 09:23 來源:新民晚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9月12日,在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防治大氣污染近三個月後,《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大氣防污國十條)終於出爐。根據國十條要求,城市發展規劃將合理控制機動車保有量,北京、上海、廣州等特大城市要嚴格限制機動車保有量。通過鼓勵綠色出行、增加使用成本等措施,降低機動車使用強度。

  可以説,大氣防污“國十條”對於汽車行業而言,既是挑戰,更是機遇。

  所謂挑戰,具體到“國十條”中與汽車行業相關的條款,首先是淘汰黃標車,對改善環境是非常必要的,因為一輛國Ⅰ車的排放可能相當於10輛國Ⅳ車。淘汰黃標車涉及到監管的問題,而國內對在用車和新車的監管不是在同一個系統體制下完成的,並且淘汰黃標車還會帶來用戶成本的增加和廢舊車輛的處理問題。如果政府利用財政補貼推動淘汰黃標車,對於廢舊車輛的處理很快就會形成二級産業、三級産業。

  其次是對在用車的改造,涉及柴油機及相關産業的技術和産品的升級換代,特別對柴油機零部件行業影響最大,最主要的是電控柴油噴射系統行業和柴油機後處理裝置行業。而這兩個行業中國也是落後於歐美較多,遠未成熟。而且在用車的改造,車輛越大需要增加的成本越高。高昂的成本勢必要轉接到消費者身上,或造成車價的上漲,所以國家出臺相關的補貼政策變得尤為重要。

  再次是“國十條”強調北京、上海、廣州等特大城市嚴格限制機動車保有量,可能使大城市汽車限購限行之風更加蔓延,更多一線城市將效倣,勢必將對車市造成更嚴重的衝擊。對於自主品牌而言,“限行”、“限購”的雙管齊下,或將再次遭遇“大限”。抑或轉變經營方式,成為各大車企尤其是自主品牌企業急需面對的難題。

  所謂機遇,就是大氣防污“國十條”是用法律、標準“倒逼”汽車産業轉型升級。汽車是最大的移動污染源。産業鏈上的每一家企業,都應該主動承擔節能減排的社會責任,加大節能環保産品的研發投入。目前國內多數自主品牌汽車均達不到國5標準。毋庸置疑,大氣防污“國十條”的出臺可以迫使自主品牌車企加快新技術的應用與研發,真正實現節能減排,未嘗不是件好事。

  另外,“國十條”要求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公交、環衛等行業和政府機關要率先使用新能源汽車,採取直接上牌、財政補貼等措施鼓勵個人購買;同時要求加強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推進技術成果轉化應用。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每年新增或更新的公交車中新能源和清潔燃料車的比例達到60%以上。據預期,大氣防污“國十條”發佈後,新一輪新能源車配套政策可能很快隨之出臺,將對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市場和産業的推動起到更為積極的作用。(李永鈞)

[責任編輯: 雍紫薇]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