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黑龍江省非轉基因大豆産區種植面積銳減,“大豆之鄉”難見大豆。
黑龍江省巴彥縣曾經有黑龍江省的“大豆之鄉”之稱。2003年至2006年,巴彥縣大豆種植面積達到130萬畝,而現在僅存24萬畝。記者採訪了這裡的村民,談及棄種大豆的原因,當地很多農民都認為種大豆的“比較效益”太低了,説白了就是不賺錢。
村民方成忠有一個對比賬:種一畝玉米能掙500元,種一畝大豆掙不到300元。他家裏54畝地,有二三年不種大豆了。2008年村裏三分之二的地都種大豆,2009年只有一半地還在種,到2011年大夥就全改種玉米了。
2009年,黑龍江省大豆種植面積6011.7萬畝,此後相繼下降到今年萎縮至3105萬畝,面積幾乎減少一半。目前,黑龍江省大豆主要集中在緯度較高的黑河、齊齊哈爾等地,這些地區以前只種大豆,最近一些年由於高緯度玉米、水稻種子研發上市,傳統豆區也開始種植很多玉米和水稻。
黑龍江省農業部門一項調查顯示,2012年,全省種植大豆每畝凈利潤256元,玉米每畝凈利潤495元,粳稻每畝凈利潤高達695元,大豆、玉米、粳稻種植效益比為1︰1.9︰2.7。由於種植收益明顯低於其他玉米和水稻兩大糧食作物,豆農種植積極性急劇下降。
不僅農民棄種大豆,連非轉基因大豆研究人員和科研經費也在減少。據介紹,黑龍江省農科院系統從事大豆的科研人員,已從“十一五”期間的200多人減少到150人左右,這將給大豆産業可持續發展帶來隱患。同樣,相關聯的黑龍江省非轉基因大豆産業企業也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機。(記者喬仁慧)
[責任編輯: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