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京津唐及環渤海  > 正文

北京將解密12類政府敏感信息

2014-07-11 11:16 來源:北京商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北京市民了解政府信息的渠道今後將更加通暢。昨日,首都之窗網站全文刊發了日前已被市人民政府第42次常務會議通過的《北京市政府信息公開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規定》明確了本市行政機關需要主動公開的12大類重點政府信息,其中包括備受民眾關注,但長期以來主動公開程度不夠的食品安全標準及專項檢查整治信息等。

  在《規定》出臺前,本市行政機關公開政府信息主要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進行的,主要分為主動公開和依申請公開信息兩種。“國家規定中必須公開的內容都是相對比較粗線條的,部分未詳細規定的細節內容可能會被地方以涉及‘國家機密’、‘商業機密’等理由擋回去,雖然各部門會發布信息公開目錄但也都是自主制定的,公開內容不一定符合民眾需求,尤其是主動公開信息落到地方就很可能被變相‘瘦身’,此次《規定》的出臺是北京以地方政府規章的形式對國家政策做出補充和細化,對具體操作層面規定更詳細。”北京漢卓律師事務所律師朱立新解釋稱。

  公開保障房分配細節:讓分配更公平

  根據《規定》,今後本市行政機關將主動公開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計劃、項目開工和竣工情況,保障性住房的分配和退出等信息。

  “長期以來,在各地保障房分配過程中都多少存在騙房騙保障的現象。而且,對于北京等保障房種類非常復雜的城市,保障房分配、退出信息主動公開起來工作量較大。”亞太城市研究會房地產分會會長陳寶存坦言,近幾年,北京的保障房或者自住型商品房等有保障性質的商品房大多採取了配建的方式進行建設,因此民眾對于保障房的分配、退出過程監督得也更直接、到位了,相關部門主動公開保障房分配、退出信息就會讓民眾的監督真正有跡可循,更大程度地杜絕因騙保障房等行為造成的分配不公現象。

  公開食品安全檢查信息:消除消費者擔心

  地溝油、蘇丹紅……近年來,市場上食品安全問題頻出令消費者人人自危。“及時、主動地公開食品安全信息是政府部門有效消除消費者恐慌情緒的主要手段之一。”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表示。因此,本次《規定》明確表示,行政機關要主動公開食品安全標準,食品生產經營許可、專項檢查整治等信息。

  對于此前本市食品安全信息的公布情況,李國祥坦言,北京和我國大多數城市一樣,對于食品安全信息的主動公開和依申請公開內容不夠全面、頻率不夠高,未設立定期公布食品安全檢查結果的機制,僅偶爾在檢查後或者社會發現問題後才被動公開問題食品的相關信息。“雖然政府擔心公開這些信息會加劇當地居民對食品安全的不信任,造成百姓對當地食品的恐懼心理,但事實上,不公開信息反而會加劇恐慌態勢,且定期主動公開檢查信息等還能令食品生產、加工、銷售企業注重安全保障。”李國祥表示。

  公開環境核查信息:倒逼企業清潔生產

  近年來,一旦某企業出現環境污染行為或某地發生重特大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第一時間公布、散播消息的總是社會機構、網絡媒體等,政府主動公開權威信息的滯後,令民眾也會增加對當地自然環境安全情況的不安感。因此,《規定》明確,本市行政機關需要主動公開環境核查審批、環境狀況公報和重特大突發環境事件等信息。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副教授藍虹表示,這對于民眾第一時間了解環境信息特別是環境污染、企業環境違法行為等信息非常有幫助,能更有效地倒逼企業及時進行清潔生產。不過,藍虹表示,相對于西方發達國家,我國政府環境信息主動公開度依然不夠,比如雖然目前北京市政府已經主動公開了各區縣每日甚至實時空氣質量,但幾乎所有官方機構網站都無法查到過去一個月甚至一年的累計數據。

  北京商報記者 蔣夢惟/文 胡瀟/制表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