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國強
每天生産上百萬噸淡化海水,輸送進京後可滿足北京三分之一用水需求。渤海之濱的曹妃甸,備受矚目的海水淡化進京項目有了積極進展。4月10日,唐山市曹妃甸區副區長、曹妃甸工業區管委會副主任張貴寶向記者介紹,北控阿科淩海水淡化進京項目已獲得河北省發改委批准,並上報國家發改委審批,有望年底動工建設。
北控海淡事務部總經理王小水介紹,該項目總投資170億元。其中,制水工程一期為每天100萬噸,投資70億元;曹妃甸至北京鋪設270公里輸水管道,投資100億元。目前,各項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進,輸水管道運營公司已經完成註冊。
此前,作為海水淡化進京的“前奏”,北控水務集團的北控阿科淩5萬噸/日海水淡化項目于2012年3月在曹妃甸竣工投産,並成功實現向曹妃甸市政管網供水。在萬噸級別的海水淡化項目投産之後,曹妃甸和北控水務開始探索百萬噸級別的海水淡化進京項目。
“這個項目謀劃了好長時間,終於取得實質性的進展。”張貴寶説,曹妃甸在服務海水淡化項目的過程中做出了很大的付出,但同時也希望在服務中實現自身的發展。
王小水錶示,曹妃甸的海水比較清潔,對飲用水的安全有保障,而且取水條件很好,因此選擇這裡作為海水淡化基地。通過前期測試,海水淡化以後,全部符合國家飲用水108項標準。而海水淡化的成本只有6至7元。
曹妃甸是國家首批迴圈經濟示範區,海水淡化項目是其重點發展的迴圈經濟項目。除阿科淩海水淡化項目,曹妃甸還擁有另外一個海水淡化項目——具有國際領先水準、日産5萬噸的首鋼京唐鋼鐵廠海水淡化項目,目前已經竣工投産。該項目每天可生産5萬噸淡水,每年生産約1800萬噸淡水,佔京唐鋼鐵廠淡水使用總量的50%左右。
在海水淡化探索過程中,迴圈利用是解決排放難題的新嘗試。為了避免項目對渤海海洋環境造成不良影響,曹妃甸在海水淡化過程中整合區域資源,由唐山三友化工公司和南堡鹽場全部接收該項目排放的濃海水用於鹽化工生産和曬鹽生産。
相關新聞
“借力”中科院 打破“膜”壟斷
“在國內,反滲透膜90%的市場被國外技術佔據,我們希望改變這一局面。”在海水淡化過程中,反滲透膜技術是關鍵。曹妃甸海清源科技有限公司通過與中科院、機械科學研究總院及燕山大學合作,研發出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國産反滲透膜。公司副總經理劉福順説起這個,志得意滿。
海清源生産的反滲透膜,能夠百分之百過濾細菌、病毒、重金屬等,水裏的鹽分能實現99%以上過濾,可以用在海水淡化、水源地保護、工業提純、污水處理,乃至於藥丸、藥片、鋰電池的生産等諸多領域。
作為奈米新材料,反滲透膜的自主研發一直是難邁的門檻。為掌握國際領先技術,這家民營企業和中科院化學所、機械科學研究總院以及燕山大學合作,在北京成立了海清源(北京)膜技術研究院。這個研究院可以説薈萃了國內研究膜産品最高端的22名研究人員。
“從京津冀一體化的角度來説,這屬於北京科研、唐山投産。”劉福順介紹説,去年8月15日,這一反滲透膜技術試生産成功,如今,公司已有鑄膜線2條、涂膜線4條,膜片年産能達到了650萬平方米。該公司2012年3月選擇落戶曹妃甸,就是因為看中了“曹妃甸要將海水變為淡水供應北京”。目前,該公司反滲透膜正在北控阿科淩項目中進行試驗。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