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京津唐及環渤海  > 正文

北京今年削減公立醫院“特需”服務 比例嚴控在10%以內

2014-04-15 09:23 來源:新京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原標題:北京今年削減公立醫院“特需”服務 比例嚴控在10%以內

  4月10日,友誼醫院國際醫療中心,大廳裏佈置了沙發供病人及親友休息。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攝

  設立在北京眾多公立醫院的“特需”和國際醫療服務,向來因“特權服務”、“VIP”等備受爭議。記者從北京市衛計委獲悉,今年北京將進一步削減公立醫院特需醫療規模,各公立醫院壓縮“特需”的情況,今後將納入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和醫院評審掛鉤。

  部分特需床位費每天上千元

  原衛生部提出的醫改方案明確表示應控制公立醫院特需服務規模,公立醫院提供特需服務的比例不超過全部醫療服務的10%。

  北京市衛計委相關負責人坦言,目前在京很多大醫院都開設了特需門診,比例不一。有的醫院開展的特需醫療服務比例超過了10%。

  對於公立醫院特需服務的價格,各地多采用“備案制”,即由各醫院自行確定,向相關部門報備即可。北京市衛計委副主任鐘東波近日提出,由於公立醫院提供的特需服務可“繞開”醫療服務價格的管制,因此公立醫院有擴大特需服務規模的意願。

  以住院收費為例,按照北京市發改委網站公佈的醫療價格收費標準,普通病房床位費標準多在每床20元一天。即便是帶有“VIP”色彩的幹部病房,收費標準也多為每天80元—100元。比如協和醫院新病房樓的幹部病房單人間,定價為每天100元。相比之下,部分醫院“特需”每天上千元的床位費大約是幹部病房單間的10倍。

  鐘東波表示,今年北京已提出進一步控制公立醫院特需醫療服務。先將各大醫院提供的特需服務比例嚴格控制在規定的10%以內,之後再進一步壓縮。各大醫院壓縮“特需”的情況,將作為堅持公立醫院公益性的指標,納入醫院的績效考核評價體系,並和醫院評審掛鉤。

  一些醫院壓縮特需床位規模

  據記者了解,一些醫院已經主動壓縮特需床位的規模。像朝陽醫院,特需床位數已壓縮到16張。煤炭總醫院的500張床位中,特需大約是20張。

  “醫院的普通床位本身就不夠,特需的床位也就沒有擴大的空間了。”煤炭總醫院院長王明曉説,醫院壓減特需一方面是患者需求的日益增多。另外,對於特需服務,醫院投入的成本也比較昂貴。特需一個房間最多兩個人,還要配備冰箱、微波爐、電視等,醫護人員也要專配。不管是先期投入,還是運作維護成本都比較高。

  王明曉表示,特需服務收入在該院整體收入中佔比很低,僅為5%左右。如果政府部門硬性要求壓縮或取消特需,醫院應該可以做到。

  ■ 背景

  1 特需如何形成?

  資料顯示,最初的“特需醫療”出現在改革開放之後。當時,為適應一部分高收入人群的特殊需求,部分公立醫院開始在門診掛號、住院條件、護理等方面嘗試給高端客戶提供特別需求服務,收費標準相應提高。

  另外,一些在京公立醫院的特需醫療服務始於“外賓”的就診服務需求。據中日友好醫院網站顯示,其國際醫療部成立於1997年,“為滿足各國駐華使館官員與家屬、在華商會、外企、合資企業的企業家與家屬、來華學習工作的專家、教授與家屬、觀光旅遊的賓朋、留學生與國內各界人士的醫療保健需要而設立。”

  北京醫師協會一名負責人曾在中日友好醫院國際醫療部任職。他介紹,上世紀90年代末期,國際醫療部的外賓患者佔70%,而後來,“內賓”逐步取代了外賓。

  記者詢問多家大醫院均被告知,“特需”不論是門診還是住院,對於患者的身份均沒有任何限制。

  2 特需特在哪兒?

  自去年懷孕起,家住朝陽區的顧小姐便選擇挂朝陽醫院産科的特需號做産檢。她説,普通産科號非常難挂,人多,還需要排隊。在特需做産檢效率高,等候時間明顯減少,就診環境也更好。特需門診由於人少,醫生也有時間和病人進行更充分的交流。

  一項網路調查顯示,1500名受訪者中,88%曾挂過醫院特需號。大部分受訪者表示,挂特需號是看重醫生的經驗豐富和醫術高。但實際上,很多醫院的普通門診專家號和特需門診由同一專家出診,冠以“特需”之後,價格便翻了十來倍。

  在住院方面,“特需”無疑會有更好的硬體設施條件。很多醫院的特需病房都是單人間。

  ■ 對話

  “特需服務將逐步淡出公立醫院”

  市衛計委副主任鐘東波説,這取決於非公立醫院發展步伐,暫時不會硬性取消

  新京報:怎麼看待公立醫院特需服務的産生?

  鐘東波:公立醫院特需服務的存在有其歷史背景,也有現實原因,比如對公立醫院的補償機制不夠合理,而特需服務能夠彌補公立醫院的收入,能體現醫生的價值。從外部原因看,社會上也存在對特需醫療的市場需求,但目前民營醫療機構不能完全供給這部分服務。

  新京報:北京此次提出控制特需服務的規模,出於怎樣的考慮?

  鐘東波:從價值判斷上,公立醫院開展大量的特需服務是一種對於公共資源的擠佔,不符合公立醫院公益性定位。而且也壓縮了非公立醫療機構的發展空間,造成了醫療服務資源配置的一種失衡。

  新京報:北京會不會將特需服務完全“剝離”出公立醫院?

  鐘東波:特需服務逐步淡出公立醫院會是一種大趨勢,但暫時不會硬性取消。北京目前完全取消特需醫療還不具備條件。不光是北京,從全國來看,特需服務完全“剝離”也很難實現,目前只有上海明確提出了這一點,但也尚未全部實現。

  新京報:為什麼不能夠完全取消,困難在哪?

  鐘東波:目前,非公立醫療機構的發展步伐還沒有跟上,特需服務如果完全由非公立醫院來承接,還做不到。因此,我們要嚴格控制特需服務在公立醫院的發展規模,讓特需服務慢慢淡出。淡出的進度很大程度取決於非公立醫院的發展步伐,也就是何時他們能夠將這部分市場、服務承接過來。另外,還會和公立醫院補償機制改革的進度有關。

  新京報:公立醫院壓縮特需,是否會對醫院的運營造成衝擊?

  鐘東波:我們希望隨著公立醫院改革的進程,政府對於醫療服務價格首先有一個更合理的調整,同時對於醫護人員薪酬制度體系的建設、對公立醫院實行的財政補助機制實行改革,這樣公立醫院就沒有必要通過開展特需服務來創收了,能夠更好地保障基本醫療,堅持其公益性屬性。

  ■ 探訪

  患者住“單間”半年花費數十萬

  中日友好醫院的門診樓東側,辟出了專門的“國際醫療部”,和門診樓其他空間用玻璃門隔斷。前日下午2時,張偉(化名)進入住院區探望80多歲的母親時,一名護士向他點頭微笑。“這裡環境很寬鬆,陪護、探視都沒有限制,有私立醫院的感覺。”張偉説。

  張偉的母親因患腦梗,在這裡住院半年。“總花費大概是幾十萬元,醫保不能報銷,但可以通過商業保險報銷一部分。”張偉選擇的病房是床位收費最低的——每天300元,十來平米的小單間陳設齊全,配有獨立衛生間、冰箱、彩電和沙發。

  張偉看中的,一方面是國際醫療部的診療環境。“院子鳥語花香,餐廳是單獨的,醫護人員都很尊重病人和家屬,等於花錢買到了好的服務,貴點值得。”他覺得,更重要的是,比起眾多私立醫院,中日友好醫院是公立三甲醫院,醫療技術和水準更讓人放心。

  除了300元的“小單間”,中日友好醫院國際醫療部還設有800元的大房間,另外還有6間“套間”,一天費用達到1500元。但是,選擇“特需”的患者還是絡繹不絕。

  據中日友好醫院護士介紹,國際醫療部的門診掛號費是200元-300元;診療費大約是同等普通診療花費的3倍。住院患者需要先經過門診治療,由醫生開出住院條,等候床位。儘管如此,床位已經完全排滿,“有時候預約需要等兩三個月。”

  同樣是高出普通診療服務價格數倍,婦産醫院、友誼醫院的特需病房也都床位緊張,預約需要等候。

  除了特需門診、特需病房之外,目前各大公立醫院提供的特需服務還包含健康體檢、醫學美容等。友誼醫院的特需醫療部門包含一個“醫學美容中心”,能開展整形美容、鐳射美容等,還設有手術室、住院病房等。301醫院的國際醫學中心定位為“高端醫療保健會所”,模式為會員制服務。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溫薷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