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大紅門服裝城的商販正在裝貨。該著名商圈的倉儲業態將外遷。京華時報記者陶冉攝
為改變中心城區功能、人口過度聚集,交通擁堵等狀況,北京提出將向外轉移一些以批發集散為主的行業形態,著名的“動批”和大紅門服裝批發商圈均被列入外遷名單。
記者昨天從西城區“兩會”獲悉,“動批”市場中的批發市場和業態確定將遷出中心城區,現有服裝批發零售業態調整為服裝零售、展覽展示、現代電子商務等業態。但外遷方向和時間表尚未確定。
與“動批”類似,大紅門服裝批發商圈需要外遷的,也是其低端的倉儲等功能業態,並非整體遷出京城。目前選址工作已著手進行。
□“動批”外遷
專設指揮部改造“動批”地區
昨天下午,西城區“兩會”舉行首場發佈會,就“動批”的搬遷做出回應。西城區副區長孫碩表示,“動批”市場中的批發市場和業態將轉移出北京中心城區,現有服裝批發零售業態調整為服裝零售、展覽展示、現代電子商務等業態。據他概括,“動批”所在北展地區産業結構調整升級,並不是簡單的一刀切的搬離,“轉移、調整、升級、撤並”這八個字將成地區産業結構調整升級主旨。
據了解,西城區已于去年底正式掛牌成立了北京北展地區建設指揮部,負責對“動批”所在的北展地區産業進行規劃和佈局,實施産業結構調整和業態升級。今年開始,北展地區按照疏解一批、提升一批、引入一批的思路,加大行業監管力度,堅決撤銷、關閉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經營場所和不符合首都功能核心區要求的産業形態,加強與外省市合作,逐步引導批發市場有序外移或改造提升,著力培育科技金融、文化金融、服裝設計、展覽展示等新興業態。
“動批”搬遷或將分流10萬人
“動批”是指位於北京動物園附近的服裝批發市場,形成于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從路邊服裝攤位開始,逐漸形成以服裝批發市場為主的綜合商圈,現有服裝市場和小商品交易市場9個,是與大紅門、雅寶路齊名的北京三大服裝批發市場之一。
根據2013年初的統計數據,“動批”共有攤位約1.3萬個,從業人員超過3萬人,日均客流量超過10萬人,物流企業20余家。加上其輻射和帶動的就業人口,“動批”搬遷或將分流10萬人。
近年來,隨著“動批”市場人流、物流、車流的不斷集聚,城市承載力處於超負荷狀態,市場安全隱患凸顯,這給周邊百姓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比較大的影響。交通、治安、環境等社會問題日漸突出,以商品批發業為主的業態已不適合北京中心城區的發展。
孫碩表示,西城區作為北京市中心城區,將根據中央提出的“人口、資源、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總要求和北京市十一屆三次全會明確提出的將“著力破解人口資源環境矛盾,堅決控制人口過快增長”目標,“整體規劃、研究政策、確定路徑、分步實施”,準確把握區域功能定位,全面推進中心城區産業結構調整升級工作。
外遷方向和時間表尚未確定
孫碩表示,“動批”外遷目前還處於市場調研、專家論證、協調準備、政策研究階段,很多工作剛剛起步,目前不設具體時間表。“這項工作牽涉的産權方非常多,牽涉的人數巨大,情況很複雜,確定時間表難度很大。現在只是啟動對業態調整的市場調研。”
對於“動批”的批發業態今後將遷往哪,孫碩同樣表示尚未確定,“未來這個地方要做什麼?我們會逐步採取升級、調整轉移的方式。但有一個態度是很明確的,我們會逐步穩固把批發業態從中心城區遷徙出,但剩下的不是所有的服裝都是一刀切。”
馬連道地區同樣將升級改造
西城區區長王少峰昨天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介紹,今年將抓緊編制馬連道和北展地區發展規劃,探索中心城區業態調整升級的有效模式。據介紹,同樣進行升級改造的是馬連道地區,該地區通過完善基礎設施、引進産業項目、加強環境整治,統籌推進業態升級,逐步改善地區發展環境。按照引進增量、帶動存量、完善補充、調整升級的思路,做好“商道”産業發展規劃,引導商業實現新的發展。打造老字號集聚區,鼓勵老字號企業通過資本運作和産業創新提高競爭能力。編制生活性服務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做好社區生活性服務業試點工作。
■探訪
商戶擔心人氣流失
對於“動批”的外遷,聚龍服裝商場的商戶都已知曉,大多數人持觀望態度,更多擔憂的是外遷和撤並後,將使他們長久經營起來的“人氣”面臨重新洗牌。
來自安徽的周先生,做服裝生意已有22年,得知所在商場可能面臨外遷和撤並的消息後,他更傾向自己所經營的商場能繼續留在“動批”基地,和其他商場合併,如果這樣,至少顧客群體還在。但他擔心商場升級改造後,經營成本會有所提高,租金也會增加,這對他們來説是一個挑戰,“能不能轉型成功還不好説。”
周先生稱,不管外遷到哪,都沒有辦法短時間形成“人氣”,現在好多外地人都是知道“動批”的名氣後遠道而來。搬遷政策一旦落實,顧客群體將有所下降,有實力的商戶自身可能會進行升級改革,小商戶只能回家或轉行。“大家來這兒圖的就是便宜,升級後價格應該會有所上漲。”
“外遷後,購買力肯定不如這裡,零售客戶都不願去拿貨,一切得從頭開始。”商戶段女士説,商場環境一直以來都在改善,消防設施也比較完善,商場時常有保安巡邏,交通環境差主要是各種黑車、私家車和小貨車亂停引起的,相關部門應集中管理車輛秩序,“一味地控制人流,只是治標不治本。”
段女士稱,她和商場管理方簽訂了10年的産權合同,同時,每年還得按面積付給商場數萬不等的租金,如今還有4年到期,“不知政府對於這塊是否會給予補償。”
□大紅門商圈外遷
倉儲功能確定外遷
昨天,記者從豐台區“兩會”獲悉,大紅門服裝批發市場並非要搬出北京,而是僅外遷比較低端的倉儲等功能。“不是説要把大紅門服裝批發市場搬走,而是要把其中低端的倉儲等功能外遷,實現産業的升級。同時也是一個規劃逐步實現的問題。”在昨天的兩會上,豐台區副區長劉宇介紹,大紅門服裝批發商圈是農村利用自身集體土地發展起來的市場。這種批發業態,作為城市土地的節約利用來説,比如説倉儲等功能,是可以向外轉移的。
他表示,由於大紅門是農村在集體土地上發展起來的産業,政府不能強制其如何,但完全可以引導它的業態向高端發展。劉宇認為,由於地價的升值,即使北京不提出外遷,這種轉移以後也會自發形成,“隨著地價的升值,把貨物存放在北京遠不如在河北某地進行倉儲,異地的倉儲通過配送功能是可以完成的。在北京則可以做展示、交易。”
已開始選擇對接地
據介紹,下一步,大紅門批發市場、新發地農貿批發市場將進行升級,倉儲功能外遷後,貨物的運輸將主要通過物流配送來完成。劉宇表示,大紅門服裝批發市場已經在周邊地區選擇倉儲的對接地,目前在固安、錦州等地方都有所投資,錦州主要是面向東北地區,下一步在西北、華北等地方也會選擇合適的倉儲地。
“主動來找我們對接的地方有不少,但主要還是要考慮市場的因素,首要情況是交通問題,這是必須的。”
劉宇説,具體選在哪這是商業的自身行為,政府也正在幫助撮合。
據了解,新發地批發市場也將進行升級改造。據介紹,早在2010年,新發地就與河北保定高碑店市政府就新發地高碑店農産品物流園區項目合作簽約,將把普通蔬菜的零散批發等低端交易外遷到高碑店市,露天交易也將陸續取締,市場現址將進行産業提升,主要經營精細特菜、凈菜、無公害蔬菜和水果等高端産品。
■探訪
倉儲外遷增運輸成本
對於倉儲業態外遷,大紅門服裝商貿城總經理陳芳表示,為緩解交通擁堵,更好地維護周邊安全,這種做法是可以理解的。不過,陳芳擔心這樣做會使商戶産業鏈難以接續,且搬遷物流及倉儲,並不是改善周邊交通和安全的最佳辦法。
陳芳介紹,大紅門商圈的物流主要負責從各地進貨,或將貨物運往各地。物流公司將貨物運來後,便在第一時間分給各個商戶。
陳芳表示,若物流公司搬遷,一則會增加運輸成本,二則會拉長商戶的進貨時間。“原本一趟大車就可以拉來的貨,如果搬遷至外地,或許需要兩三趟小車才能運完,且運貨的時間也會增加。”陳芳説,光大紅門商貿城,其自有物流公司一共就有38家,在旺季(9-12月)時,這些物流公司的總吞吐量能達到一千噸左右,但如果把倉儲搬遷到外地,“肯定不能滿足物流需求。”
京華時報記者文靜陳蕎潘珊菊劉景慕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