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晚10點左右,計程車司機劉師傅連續第4天提前1個小時收工。“現在價格漲了,晚高峰過後,基本就拉不到活了。”劉師傅是單班,一般不上晚班,“與其開著空車瞎轉悠,不如早點收工。雖然收工早,收入卻比往常多了一點。平均下來每天比以前多掙個幾十元錢。”這種變化的原因是他6月14日調換了計價器。
自6月10日起,北京市計程車價格調整為3公里以內13元,基本單價每公里2.3元。燃油附加費標準調整為每運次1元。同時,調整早晚高峰期間低速行駛費和等候費,以及預約叫車服務費。6月30日北京市計程車計價器調整和價標更換工作已全部完成。
誰該為擁堵埋單?
“今早打車,原本16元錢的路程下車之後35元。後來才知道北京計程車堵一分鐘漲1元錢,我堵了19分鐘,白花19元錢。”6月17日,市民李女士鬱悶地告訴記者。
北京計程車價格標準規定,根據乘客要求停車等候或由於道路條件限制,時速低於12公里時,每5分鐘早晚高峰期間加收2公里租價(不含空駛費),其他時段加收1公里租價(不含空駛費)。
採訪中,記者發現這一規定成了市民關注的焦點之一。按照規定,2公里租價即4.6元,相當於早晚高峰每擁堵1分鐘加收近1元。有網友驚呼“擁堵的時候,跳表跳到肉疼”。
在調價之前,有不少計程車司機向記者反映道路擁堵是打車難的重要原因之一。“按照現在的規定,我們早晚高峰出來不會虧了,但是乘客肯定打不到車。”劉師傅告訴記者,“以往早高峰能拉4個~5個活,現在只能拉1個~2個活。”
“漲價可以理解,現在打車確實方便了一些。”在朝陽門附近上班的任珂告訴記者,“但是城市規劃不合理造成的擁堵問題,憑什麼要我們乘客來買單呢?”
近日,記者在國貿、西單等打車難的地點走訪發現,排隊打車的乘客也明顯減少,等候20分鐘左右就能打到車。看起來,打車難問題暫時得到了緩解。不過,記者隨機採訪了20多位市民,均表示“擁堵的時候打車不划算”。
計程車該如何定位?
“現在打車難之所以得到緩解,是因為漲價後,不少乘客短時間內難以接受,不打車了。”經歷過2006年北京計程車漲價的司機陸師傅告訴記者,“這種情況也就兩個月吧,兩個月後,該打車的還是會打車。”
“以前每天能拉30個活左右,現在只有20多個了。”劉師傅也表示打車難之所以暫時得到緩解,是因為部分打車需求暫時被排擠出去。在中國道路運輸協會秘書長王麗梅看來,考慮到消費者的承受能力,此次方案很穩妥,但漲幅較小對於供需關係調解作用是否明顯,能否緩解打車難還需要觀察一段時間。
王麗梅認為出租汽車的服務亟待回歸特殊服務的定位。“各國政府普遍選擇把它的財政關注更多的投向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為了保障城市的特殊需求,滿足這個特殊的需求,也發展部分出租汽車。整個交通體系應該進行合理的分工。”王麗梅認為,“北京在這個方面一直是模糊的認識或者説模糊的管理已經很久了,打車難、乘客反映的難、經營者反映的難,這些難都在定位的問題上。”
據悉,上個世紀90年代,為解決乘車難問題,北京市提出“一招手能停5輛計程車”的奮鬥目標,隨後計程車數量迅速擴張,達到6萬輛之多。此後,北京實行數量管控,至今總量基本沒有變化。《北京市“十二五”時期交通發展建設規劃》提出,繼續實施計程車總量調控政策,計程車總量保持6.66萬輛。
在控制供給的情況下,要想緩解打車難,排擠需求成了必然的選擇。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劉小明日前指出,北京交通要形成以公共交通、自行車等綠色出行方式為主,私人小汽車為輔,特殊需求、特殊情況下用出租汽車作為補充的出行格局。
“中國城市的計程車不應走西方那種逐步被邊緣化的老路,而應該成為真正有中國味道的城市交通方式——我們現在還有這個基礎。”清華大學規劃院副總規劃師、交通所所長段進宇卻分析説,“我們需要避開兩個誤區:一是,公共交通不一定是低層次的交通方式;二是,公共交通不是一定要便宜。計程車應該定位在公共交通,公共交通中也可以分層次,為市民提供優質優價的服務。”
段進宇認為,“解決打車難需要政府有一個長期的戰略考量和決心,而不是以對現實的巧妙妥協來不斷消解戰略成功的一切潛力和可能性。”
黑車獲漲價“福利”?
正如部分市民所擔心的,“計程車漲價,黑車市場要火了。”記者近日在乘車不方便的路段走訪發現,一些黑車司機以計程車漲價為由,借勢抬高運價。有網友調侃稱,“這是給黑車司機的‘福利’”。
“以往正規計程車和黑車的價格差不多,都是不到15元。叫到什麼車就坐什麼車。”在中國傳媒大學就讀的韓風經常跟朋友拼車去雙橋國泰百貨購物。13日下午,一輛黑車的司機卻向她要價20元。韓風告訴記者,黑車司機漲價的理由是“拉短途不賺錢,計程車也漲價了”。
15日下午,記者在霍營地鐵站出口選乘一輛黑車去西三旗,司機李師傅要價25元。而兩個月前,在同樣路段,另一位黑車司機要價是20元。“我們幹這一行風險大,如果被抓了,罰款幾千元。”李師傅告訴記者,“我平常有自己的工作,得空就出來拉點活,賺點錢。計程車漲價了,我們也得漲點,乘客也能理解。在我們這計程車不好打,坐我車的不少是老客戶。如果是長途的話,還可以按原來的價拉。”
[責任編輯: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