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業融資難作為多年痼疾,近年來愈加受到政府及金融機構的關注,在中國銀行業協會的報告中,小微企業貸款連續三年成為商業銀行金融業務中的發展重點,佔比為71.9%。而在今年兩會上,小微企業依舊是代表委員們熱議的焦點。
全國人大代表盧志民在吉林代表團會議上曾表示,“現在小微企業貸款很難,我覺得像我們這樣的大企業很守信用,銀行都願意給我們貸款,而當我們真需要錢的時候,他們是不會來的,我感覺銀行從來沒有雪中送炭,都是釜底抽薪”。此後,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銀監會吉林省監管局局長高飛則表示,“銀行本身在市場上也是商業主體,也要審慎”。
事實上,為了扶持小微企業發展和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各方都在做著努力。就銀行業來説,在小微貸款創新業務方面,已有許多進步。
多份提案
為小微企業發聲
2014年發佈的《中國中小企業景氣指數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年末,我國中小企業註冊數量超過4200萬家,佔全國企業總數九成以上,它們創造中國近60%的經濟總量,佔據中國經濟的半壁江山。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在今年1月份也表示,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正處在增長速度換擋期、發展方式轉型期、産業結構調整期,經濟轉型升級面臨著一些矛盾和問題。
民建中央在調研中發現,只有一成的小微企業能夠從銀行獲得貸款,貸款利率普遍上浮約30%;九成的小微企業要靠小額貸款公司和民間借貸獲得資金,綜合融資成本在25%左右,應急式的過橋貸款利率更高。
統計顯示,截至2014年年末,我國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86.8萬億元,是2014年全國GDP總量63.64萬億元的1.36倍。然而,即便是如此龐大的資金量,對於中小企業而言,仍是“看得見摸不著”。因此,今年兩會上,關於如何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仍是代表委員重點關注的話題之一。
比如,全國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宗慶後表示,這幾年,實體經濟發展艱難,政府要採取有力措施,鼓勵與支援實體企業發展,降低融資成本。宗慶後提出,銀行信貸額度中應該確定20%以上的比例專門用於中小企業的低息貸款,還要有20%的人員專門為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服務,幫助其發展實體經濟。
全國人大代表、光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葛俊傑也提出,糖業方面的金融扶持力度不夠。糖業屬於資本密集型的週期性産業,在週期下行中,國內糖價由最高7800元/噸下跌到3920元/噸,跌幅50%左右,企業經營壓力增大,部分企業資金鏈斷裂,經營陷入困境。金融機構卻將制糖行業列入高風險行業,下調糖企信用評級,提高信貸門檻,加劇了企業資金緊張情況,嚴重影響了企業正常開工生産和兌付農民糖料款。另外,他認為,小微企業的融資渠道太少。
銀行業回應
實有難處
銀監會發佈的2014年年度監管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2月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達到8426億元,較年初增加2506億元。從企業類型看,小微企業仍是風險易發群體。
對於銀行來説,小微企業貸款一直是一塊難啃的骨頭。光大銀行某分行人士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銀行資金量大,不是一般小貸公司可以比擬的。比如銀行有50億元貸款額度,是放給10個資産品質好的大企業,還是放給1000個抵押物不足的小微企業,這其中銀行投入的人力與所承擔的風險顯然是不同的。
面對外界對於銀行小微企業貸款經常釜底抽薪的質疑,高飛表示,“銀行本身在市場上也是商業主體,也要審慎,還要保護消費者、保護存款人權益,現在我們放出100元的貸款中,有55元至60元是個人儲蓄,在貸款中,我們要安全運用,不能出現風險。一旦出現風險,老百姓提款,銀行拿不出來,這就出現了流動性的、區域性的金融風險,所以銀行真的不是釜底抽薪”。
對於如何為小微企業輸血,銀行界的兩會代表委員們也都在出謀劃策。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銀行董事長閆冰竹認為,當前,中小企業通過資本市場進行直接融資的比例很低,廣大的中小企業仍然主要依靠銀行間接融資。但中小銀行在提供金融服務過程中,存在發放貸款成本高、承擔風險大等現實困難,由於不能獲得適當的風險補償,中小銀行在服務中小企業過程中,客觀存在著“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現象。因此,應當支援銀行設立服務小微企業專營機構,鼓勵在小微企業集中的縣域設立村鎮銀行、貸款公司等小型金融機構,引導和推動自擔風險、規範經營的民營銀行、金融租賃公司等金融機構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招商銀行前行長馬蔚華則表示,應當豐富科技信貸産品體系。科技型小微企業是我國科技創新最活躍的生力軍,也是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探索設立專注科技金融服務的科技支行或科技金融專營部門,著力豐富科技信貸産品體系,創新推出各具特色的金融業務發展模式,為科技型小微企業成長髮展提供了多樣化的金融服務,科技金融服務品質得到顯著改善。
[責任編輯: 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