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跨界資本“扎堆”影視業 繁榮背後暗藏虛火

2014-06-28 11:38 來源:新華財經 字號:       轉發 列印

   新華財經6月27日電(徐曼曼)跨界年年有,今年何其多。近期,上市公司跨界混“影視圈”的潮流空前洶湧。上市、借殼、並購、定增……種種跡象表明,資本市場正在上演一場由影視業作為主角的金錢遊戲。

   然而,繁榮的表像之下往往暗藏虛火。對於想要一圓“電影夢”的傳統企業來説,是否能夠承擔影視行業的高風險性?影視行業是否能夠容納如此龐大的市場體量?特別是在資本市場影視題材降溫後,這場殘局該如何收場?一系列問題仍待解答。

   資本逐鹿“影視圈”

   “中國養豬的、做乳製品的、開餐館的、做金屬管材的、賣五金的、放煙花的企業有什麼共同點?答案:都變成了影視公司。”易凱資本有限公司CEO王冉在社交媒體上不無調侃地説道。

   今年以來,影視業並購預案數量激增。影視公司蠢蠢欲動,各路資本摩拳擦掌。數據顯示,上市公司年內共推出492起並購預案,其中影視傳媒行業24起,而這些預案大多與電影相關。業內人士表示,按照這種頻率計算,平均每4個交易日就會有一起和影視傳媒有關的或並購、或融資、或借殼、或參股的事項在交易所被披露,而且,影視跨界並購表現兇猛,行業外的公司對影視“蛋糕”難掩覬覦之心。

   在24起並購所涉及的上市公司中,部分公司是由於原來的業務就與娛樂相關,但跨界進入影視行業卻不在少數。包括湘鄂情並購中視精彩、笛女影視,掌趣科技對歡瑞世紀的收購,以及已被宣佈暫停審核的印記傳媒借殼高金食品、熊貓煙花收購華海時代影業等案例。

   最近一個被投資者津津樂道的案例是申科股份。6月22日晚間,申科股份發佈重組預案,宣佈海潤影視將以25億元借殼申科股份。在與海潤影視牽手後,截至6月27日,申科股份股價連續五日出現“一字漲停”。

   類似的還有此前從事房地産行業的道博股份。該企業在6月11日晚間發佈重組預案,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收購強視傳媒100%股份,併發行股份募集本次交易金額25%的配套資金,標的資産作價為7.8億元。距離6月12日復牌僅過去十幾天的時間,道博股份股價持續大幅攀升,

   造富“搭車”明星

   隨著越來越多的影視公司受到廣泛關注,不斷閃現其中的明星股東逐漸浮出水面。在搭上資本的快車之後,這些明星股東的身家也水漲船高。

   例如,申科股份因有當紅明星股東孫儷坐鎮,立刻名聲大噪。根據重組方案,本次交易後,孫儷持有申科股份701.62萬股,持股比例為1.67%。如果以26日申科股份的股價計算,孫儷身價已超9000萬元,市值過億就在咫尺之間。另外還有十幾位演員入股,其中包括“華妃”蔣欣、男演員連奕名等多位演員。

   躋身道博股份收購強視傳媒的利益名單中,也不乏在強視傳媒上市輔導期突擊入股的多家投資機構與影視明星,其中TVB藝人葉璇和內地演員杜淳作為並購標的股東,將通過套現或持股,坐收百萬至千萬不等的身價暴漲。

   此外,在多家謀求IPO的影視公司中,也能列出一份長長的名單。例如,唐德影視IPO預披露顯示,范冰冰、趙薇、張豐毅都是大股東,其中公司董事、第二大股東趙健正是趙薇的哥哥;正在排隊登陸創業板的能量影視公告顯示,陳魯豫和周立波分別是第三、第七大股東;吳秀波、鄒靜之的名字,在幸福藍海招股書中出現……

   對於明星紛紛入股影視公司這一現象,中投顧問文化行業研究員蔡靈分析認為,明星對於影視公司而言是核心資源,目前出現許多明星成為大股東現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影視公司為了“捆綁”明星資源;另一方面,是為了在IPO或借殼上市中獲得更高的估值。

   跨界資本能否玩轉影視業

   資本追逐影視業背後,源至於其所屬大行業在資本市場上的火爆。2013年,傳媒板塊以103.29%的絕對優勢名列A股板塊漲幅第一名。今年起,儘管該板塊的股價開始出現回落,但投資熱情依然不減。

   面對如此大規模的資本涌入,市場也出現了質疑的聲音。分析人士指出,影視文化行業在受到市場資金追逐的同時,泡沫也在形成,有限的市場體量或許使得更多的公司在未來遭遇洗牌,投資風險不容小覷。

   然而,影視業的高風險並未澆滅投資者的熱情。究其原因,投中資本董事吳群將其歸結為三點:第一,從二級市場來看,相比傳統行業,傳媒行業普遍估值較高;第二,並購公司看好被並購公司的産業成長性,認為通過並購,整個上市公司的股東回報會較高;第三,部分傳統企業可能覺得未來成長空間不大,希望公司主業有所轉型。

   特別是近日來政策層面也對影視行業傾注了較多關注。6月19日,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國土資源部、住建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稅務總局、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七部門聯合下發支援電影發展的若干經濟政策。

   政策中提及,支援符合條件的電影企業上市,鼓勵電影企業發行公司債、企業債、集合信託和集合債、中小企業私募債等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引導私募股權投資資金、創業投資基金等各類投資機構投資電影産業;中央財政對國家重點支援的電影基地、企業和項目,給予一定比例的貸款貼息和保費補貼。

   無論是企業自身發展需求還是概念炒作,是醞釀已久的戰略佈局還是跑馬圈地式的盲目擴張,“門外漢”屢屢叩門影視業最終目的還是為了鍍金,而並非真正的著眼于投資影視文化本身。業內人士擔心,如果資本市場影視題材降溫,眼下的高速擴張必將成為日後頹敗的隱患。而對於影視業自身來説,也需要警惕“資本的浮躁”。“文化産業本身需要更多的創意和藝術功底,資本的浮躁只會和文化的初衷越來越背離。”有業內人士指出。

[責任編輯: 馬迪]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