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商業  > 正文

海爾去年裁1.6萬員工 國內家電業開啟機器人模式

2014-06-27 09:49 來源:北京青年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海爾去年裁1.6萬員工 國內家電業開啟機器人模式

  導讀:在家電行業內被尊為教父級人物的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近日的一番講話再度引起外界關注。他稱海爾去年已經裁掉1.6萬員工,除了有萬人都是中層管理者外,還包括很多被機器人替代的崗位。儘管海爾隨後對外界的很多解讀做出了澄清,但“用機器人取代工人”仍然受到關注。海爾集團人士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這些機器人完全可以保證長時間按照統一標準完全不走樣地完成重復動作,這是機器人與人相比的最大優勢。”

  現象

  生産線上“高精尖”環節機器人上崗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家電製造國,大批數萬工人規模的家電製造廠家遍佈珠三角、長三角一帶。北京青年報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其實機器人在很多大型家電企業中已並不稀奇。“不過我們通常不叫‘機器人’,而是叫‘自動化’或者‘機械手’!”一位企業人士這樣介紹。

  美的從多年前就已經開始研究以機器人為主的自動化生産技術,迄今投資已經超過億元。美的集團“精益生産”部門人士昨天向北青報記者介紹,目前美的很多産品生産線中都應用了機器人,美的洗衣機部門今年以來就又完成了5台50公斤級機器人聯動協調控制,很多生産線24小時連續生産開始成為現實。美的冰箱生産線中,鈑金箱架、吸塑成型切邊等環節也開始採用自動化、機器人運作。據了解,在美的生産線上,很多半成品的抓舉、運輸過程都是由自動機械完成操作,一些上螺絲、焊點等需要高度精細和高頻率重復的環節也逐漸開始引入這些自動設備。

  美的方面則表示,在一些艱苦甚至高危的環節引入機器人能夠極大地改善工作狀態。他舉例説,美的空調的一家工廠中的部分高焊線上,需要操作工從39℃的高溫烘乾爐中取出蒸發器行走2至3米後再將其搬運到高焊線立放。“這個看似簡單的動作,工人每天需重復3600次彎腰、轉身等動作,作業環境又高溫難耐,導致該崗位流失率一直居高不下。”這位人士介紹,引入機器人從事這個環節的工作後,整個流水線的工作都順暢了。

  據美的內部人士介紹,由於近年來人工成本不斷上漲,同時對産品製造過程中的柔性化需求越來越高,他們預計應用機器人實現自動化生産的模式即將爆發。雖然尚無法預測究竟什麼時候能夠真正出現無人化工廠,但他強調這肯定將是未來製造業的戰略大方向。

  以勞動密集而著稱的富士康也早就開始了以機器人生産代替人工的機器人計劃。富士康CEO郭臺銘還曾經發佈過一個“百萬機器人計劃”,表示“要在5到10年內看到首批完全自動化的工廠,並在數年內通過自動化消除簡單重復性的工序”。

  發現

  絕大多數機器人並非人形

  儘管很多家電企業都宣稱早已經有機器人上崗,但如果你真正走進他們的工廠,即便與機器人們面對面可能你也認不出他們,因為他們的“長相”可能與你的想像完全不同。

  “機器人本來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界定概念,如果説能夠替代人工操作的較高檔次的機械設備就能稱作機器人的話,那麼我們的工廠從好幾年前就開始有機器人了!”美的集團空調事業部的一位人士這樣表示。“之前人們從很多科幻故事中形成了機器人是‘人形’的概念,可能有大大的腦袋、閃爍的眼睛、機械感十足的四肢和軀幹,不過真正在生産過程中的機器人只會保留他們用於工作的部分,在家電生産線中,機器人其實更像一個個機器臂。”另外有一些涉及到運輸的機器人可能會“長腿”,但腿下通常也都是輪子而不是“腳”。

  因此在很多企業內部,專業人員更願意稱這些自動化設備為“機械手”而不是“機器人”。“因為他們並不是想像中的那個人形,一個生硬的機械臂其實就是我們心目中的機器人。”

  思考

  大批機器人上崗擠佔人類崗位?

  “單純從完成簡單工序的機械手來説,多數工廠都能保證運營成本比工人要低。”海爾集團一位工作人員這樣介紹。不過他表示,引入機械手的目的其實並非完全為了降低成本,其中保證生産的規範化、精度化算是最重要的原因。“這些機器人完全可以保證長時間按照統一標準完全不走樣地完成重復動作,這是機器人與人相比的最大優勢。”

  據北青報記者了解,從成本考量,完成單一動作的機器人基本是依靠半智慧半機械的原理,而要像科幻小説中能夠從頭到尾完成一整件工作的全能型機器人,目前看其成本就要“天價”了,“無論研發、製造還是維護的成本都肯定要比工人高得多了”。比如此前一些日本公司推出過類似人型的全能機器人,但基本都是用於技術展示,很難真正應用在生産過程中。海爾集團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完全取代人在短期內是不現實的,“至少在中國未來十年都不可能。”

  不過,富士康則很早就規劃過以機器人實現無人化工廠的構想。郭臺銘就提出“百萬機器人計劃”,預計到2014年至2015年期間能夠實現每年100萬台機器人的生産規模。到2016年則計劃成為全球最大的智慧化機器人生産基地,産值突破500億元。

  如果富士康的機器人計劃順利實施,其機器人勞動力就已經幾乎與眼下員工的工作量相當。因此在郭臺銘考察時就已經有學者提出了新的課題——大批機器人上崗後,短期內將擠佔人類崗位的現象不可避免。

  對此,郭臺銘則有自己的想法,“富士康的年輕人將重新學習操控機器人軟體、應用和維修,變為機器人的應用工程師和軟體工程師,通過操作機器人的手和關節來完成生産。”他同時強調,未來在某些車間,機器人將扮演生産的“主角”,“把單調重復的工作交給機器人,這是中國製造業向世界發出的一個信號。”

  不過也有電子行業的人士指出,電子消費品製造不屬於高危行業,而且更新換代快、單一型號産品生産週期短,因此至少在短期內完全由機器人生産並不一定划算。而且以機器人替代人工的大手筆也只有像富士康這種巨無霸企業才有實力實現。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