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姚玉潔、呂冬)作為最具含金量的“金改”細則,《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分賬核算業務實施細則(試行)》22日正式公佈。自貿區分賬核算賬戶體系揭開蓋頭,離資本項下可兌換還有多遠?
構建“電子圍網式”金融環境
《業務實施細則》明確,上海地區的金融機構可以通過建立分賬核算單元,為開立自由貿易賬戶的區內主體提供經常項目、直接投資和央行30條《意見》第三部分的投融資創新相關等業務的金融服務,以及按準入前國民待遇原則為境外機構提供的相關金融服務。
“所有上海地區的金融機構都可以按照要求建立自由貿易賬戶體系,不限于自貿區的金融機構,充分體現了自貿區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聯動。”央行上海總部副主任兼上海分行行長張新説。
按照細則規定,自由貿易賬戶包括區內機構自由貿易賬戶FTE、境外機構自由貿易賬戶FTN、同業機構自由貿易賬戶FTU、區內個人自由貿易賬戶FTI、區內境外個人自由貿易賬戶FTF等。
《業務實施細則》明確,自由貿易賬戶與境外賬戶、境內區外的非居民機構賬戶,以及自由貿易賬戶之間的資金流動按宏觀審慎的原則實施管理;對自由貿易賬戶與境內(含區內)其他銀行結算賬戶之間的資金流動,根據有限滲透加嚴格管理的原則,按跨境業務實施管理;對同一非金融機構的自由貿易賬戶與其一般賬戶之間的資金劃轉,應按《業務實施細則》規定的四個渠道辦理。
“自貿區自由貿易賬戶分賬核算管理,為自貿區提供了電子圍網式的金融環境,有利於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推進各項創新業務。”張新説,“金融機構在這個體系下,一方面將自貿區分賬核算單元與現有業務分開,使得自由貿易賬戶內,資金和境內區外的相對隔離,不會直接衝擊境內的市場;另一方面,又在區內或境外平盤,加上對人民幣存款放境內的有效管理,有利於境外人民幣市場的發展,有利於匯率形成機制的有效運作。”
“有限滲透”如何操作?
對於市場而言,最期待的莫過於,在自貿區分賬核算體系之下,資本項下可兌換步伐如何加速?企業可以做哪些事、分享哪些紅利?
“目前安排是對已經實現的可兌換業務,包括經常項目和直接投資相關的業務,自由貿易賬戶內的資金可自由兌換。對於央行30條意見第三部分投融資創新業務中涉及的各類資本賬戶可兌換的內容,暫時都不在現行的立即啟動的自由貿易賬戶中,各相關部門根據‘成熟一項、推出一項’的原則,另行制訂具體實施辦法。”張新説。
按照細則,同一非金融機構的自由貿易賬戶與其一般賬戶之間可通過四個渠道辦理人民幣資金劃轉:經常項下業務;償還自身名下且存續期超過6個月(不含)的上海市銀行業金融機構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償還貸款資金必須直接劃入開立在貸款銀行的同名賬戶;新建投資、並購投資、增資等實業投資;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規定的其他跨境交易。
在浦發銀行上海自貿區分行行長王新浩看來,這對區內企業是個“大禮包”,意味著企業可以將境外融到的低成本資金,用於歸還境內貸款,企業融資成本將大大降低。記者了解到,目前香港市場人民幣貸款利率約在4%-5%,而國內同期貸款利率水準普遍在6%以上。
自貿區賬戶與境內其他賬戶之間有限滲透的“水龍頭”開多大?農業銀行上海分行國際業務部總經理朱楹表示,央行30條和一系列細則都高度強調服務實體經濟、促進投資貿易便利化的原則,從目前來看沒有具體額度的控制,更強調使用途徑和項目的“實體化”。
如何築緊風險“防火牆”?
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屠光紹表示:“這一體系具有標誌性、基礎性和方向性,為在自貿區先行先試資本項目可兌換等金融領域改革提供了工具和載體,為後續改革提供了巨大的空間。”
業內人士表示,自貿區分賬核算體系真正落地還需要不少時間。除了標準完善、系統測試,如何防範虛假貿易、熱錢套利、洗錢等金融風險,也是擺在監管部門面前的一道難題。
朱楹説:“自貿區賬戶對銀行來説就是沒有鐵絲網的特區,建立這樣的特區必須和原來的業務系統有所隔離,還有很多系統性的工作要做,包括銀行分賬核算單元的驗收標準、系統測試、數據監測報送等,對銀行風控的要求也會很高。目前各家銀行都在推進中。”
根據同日公佈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分賬核算業務風險審慎管理細則》,央行明確了分賬核算單元的審慎合格標準與評估驗收程式,細化了試驗區分賬核算業務風險管理的內容,包括滲透風險管理、流動性風險管理、幣種敞口風險管理、資産風險管理、風險對衝管理等。
《審慎管理細則》還建立了風險預警與處置機制。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將開展非現場監測,並根據不同預警指標,在出現資金異常流動的情形下,採取延長賬戶存放期、徵收特別存款準備金、實行零息存款準備金以及臨時資本管制等干預手段,維護試驗區金融環境的穩健運作。
[責任編輯: 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