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國資改革要給民資留出足夠發展空間

2013-12-19 10:09 來源:北京青年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12月17日,上海市政府公佈了《關於進一步深化上海國資改革促進企業發展的意見》,地方國資改革由此打響“第一槍”。上海是我國國有資産、國有企業的一個重鎮,上海國資委系統的國有企業體量之龐大首屈一指,2012年所創造的資産總額、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在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和計劃單列市國資委系統中分別佔到1/9、1/8和1/4。因此,在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部署後,上海打響的這個“第一槍”,對於其他地方的國資改革無疑具有重要的示範效應。

  上海此次公佈的國資改革意見,一共開列了20條改革措施,亮點頗多,其中最為顯著的便是對上海的國有資産進行了優化佈局。上海將屬於國資系統80%的國資集中在戰略新興産業、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基礎設施與民生保障等關鍵領域和優勢産業。在對國資的監管方面,上海也進行了精心的設計,設定了建成統籌協調分類監管的國資監管體系、形成適應現代城市發展要求的國資佈局、建立健全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企業制度、打造符合市場經濟運作規律的公眾公司、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企業集團五大主要目標。可以看出,上海方面對於上海國資在未來的上海經濟運作中發揮更重要作用,充滿了信心。

  與其他一些省區相比較,上海的國資力量雄厚,這是有其歷史原因的。改革開放之前,上海是計劃經濟的一座模範城市,民營經濟幾乎無立足之地。改革開放以後,民營經濟雖然開始在上海出現,但是由於國資的力量一直十分強大,民資的發展空間並不大。上海的這种經濟格局保證了上海經濟能夠多年保持高速發展,但是,這種發展更多是由政府向國企輸送行政資源來獲得的。今天,政府職能的改革要求政府必須停止對微觀經濟的干預,行政資源必須公平地輸送到各種資本主體,讓市場展開公平競爭。在這次上海公佈的國資改革方案中,已經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從以前的“管國企”轉向“管國資”,就是希望將政府原來對國企的越位、錯位管理糾正過來,讓企業在市場的磨礪中成長起來,這是一種值得肯定的思路。但是,當國資的優化佈局按照政府的部署完成以後,它無疑將在上海的市場上佔有絕對的優勢地位,它將展現出更強勁的競爭力,在這樣一種格局之下,民營資本的生存和發展很可能將更加艱難。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指出,在未來的經濟體制改革中,“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這被作為國有企業必須繼續發展的一個重要依據。但是,全會公報同時指出,“必須毫不動搖鼓勵、支援、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從中可以看出,發展公有制經濟和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是互為倚重的,而不是只由公有制經濟唱“獨腳戲”。因此,在政府主導的國資改革中,需要注意給民資留出足夠的發展空間。對於像上海這樣民資力量薄弱的直轄市來説,這尤其是一個必須高度重視的問題。

  在上海的改革方案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被作為一個政策選項,而實現混合所有制的路徑則是將國企改造成為公眾公司,實現整體上市。但是,這種模式並不是此次國資改革的首創,將國企通過股份制改革推上資本市場,成為公眾公司,這在我國國企改革中早已成為實踐,但並沒有收到理想的效果,上海甚至出現過多家已成為公眾公司的國企因為連年虧損而退市的案例。問題主要還是在於這些公司雖然披上了公眾公司的外殼,但政府仍然將它們作為國企來管理,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優勢並未發揮出來。究其教訓,混合所有制應該是市場發展的産物,而不能是行政力量推動的結果。因此,更為重要的是,政府需要創造條件,引導各種資本在競爭性領域充分地展開市場競爭,而不能讓國資在這種領域通過政府的優化佈局取得優勢地位,民資只能作為混合所有制中的一個部分參與到國企的運作之中。

  在近代100多年的發展中,上海的民族工商業曾經成為引領整個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陣地,上海也因此而成為遠東的經濟中心。今天,上海正在努力建立金融、航運、貿易等方面的國際中心,國資對此有義不容辭的責任。但如果沒有民資、外資等多方面力量的共同參與,要實現這樣的目標是非常困難的。因此,政府要更注重培育民間的創業精神,讓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這兩個輪子協調推進。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