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7日宣佈,合生元、美讚臣、多美滋、雅培、富仕蘭(美素佳兒)、恒天然等6家乳粉生産企業因違反《反壟斷法》被罰約6.7億元,成為我國反壟斷史上開出的最大罰單。
這些大牌奶企是如何操縱價格損害消費者利益的?奶企“知法犯法”向消費者攫取高額利潤的“底氣”何在?透過天價罰單,今後如何高舉《反壟斷法》利器更好維護消費者權益?新華社記者就此進行了深入採訪。
操控價格手段多樣 經銷商降價便遭罰
説一套,做一套——合同中聲明建議零售價只具有參考意義,絕不會強制下游經營者執行,但實際管理中對低於建議零售價銷售的經銷商給予警告、威脅終止合作、限制或停止供貨等一系列懲罰手段。
隨意扣減返利——凡經銷商不“完全遵照”公司價格政策,便拿不到銷售返利。
動輒停止供貨——“貴司二三段奶粉低價海報行為已擾亂我公司市場行為……”當發現經銷商擅自打折促銷時,一家涉案企業發出了停止供貨警告。
“除了上述操控價格手段,我們在調查中還發現涉案企業採用合同約定、直接罰款、變相罰款等其他手段控制下游經銷商漲價,這些行為違反了《反壟斷法》的規定,也是導致目前大牌奶粉價格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局長許昆林説。
由於乳粉企業對下游經營者的嚴格控制,使得下游商場、超市、電商等經銷商無法通過價格競爭獲得利潤,很多經銷商也向涉案企業要求高利潤保障,致使銷售渠道費用高漲,也是推高奶粉價格的一個重要原因。
統計顯示,我國配方乳粉的渠道費用佔比高達20%至40%,遠高於世界其他國家4%至14%的情況。
明知故犯 不正常高價底氣何在?
“跟零售商溝通價格時,不建議用書面溝通,給對方留下文字證據。根據《反壟斷法》,供應商不得控制市場價格,所以我們要非常謹慎操作。”——這是一封被截獲的涉案奶企郵件,表明一些涉案奶企對操控價格係明知故犯,知法犯法。
許昆林説,在調查過程中,大部分企業還是能夠配合反壟斷機構調查的,也有個別企業不太配合,不願提供相關證據材料,態度惡劣,致使執法人員的調查受到阻礙。比如在對上海一家涉案企業的調查過程中,調查組早上9點進企業,直到晚上8點多才提取到少部分資料,相關業務負責人始終拒絕調查。
“這些企業清楚知道其價格壟斷行為可能會遭受的鉅額罰單,故有的企業故意隱匿資料、提供虛假材料、知法犯法,給執法增加了很大困難。”許昆林説。
中國社科院教授王曉曄説,涉案企業敢於知法犯法,底氣來自被壟斷的市場。由於國內奶粉企業尚未成長起來,巨大的市場需求讓很多外資奶企自我感覺良好,而消費者對洋奶粉品牌信任度也高,消費者的追捧也使得涉案企業屢屢提價更有底氣。
許昆林説,涉案企業不正常地維持了乳粉較高的銷售價格,使消費者承擔了乳粉的高價,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調查證明,在正常的市場競爭下,消費者本可以買到更低價的産品,而涉案企業不正當地剝奪了消費者購買低價産品的機會和權力。”
高舉反壟斷利器 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秩序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9家乳粉企業涉案,處罰程度卻存差異。合生元最高被罰上一年度銷售額的6%,而惠氏等三家企業則免於處罰。
“這次處罰幅度的差異性,是反壟斷執法水準進一步提高的積極表現。”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時建中説,《反壟斷法》規定,對壟斷協議可以處上一年度銷售額1%以上10%以下的罰款。這就賦予了執法機關一定程度的自由裁量權,以更好地實現執法目的。
“我們罰款的依據主要看三方面,違法情節、配合調查以及整改情況。處罰輕重主要看企業是不是率先降價,是不是主動配合調查。”許昆林説,《反壟斷法》很看重調查對象的態度,鼓勵主動整改,對第一時間提供證據的企業會予以輕罰。
對於此次罰款的額度,王曉曄認為,約6.7億元的規模是“破天荒的”,創下我國反壟斷史上的最高罰款紀錄。
今年1月4日,發展改革委宣佈,韓國三星等6家企業合謀操縱液晶面板價格被責令退還、沒收和罰款總金額達3.53億元。同年2月22日,茅臺和五糧液公司因實施價格壟斷行為,分別被依法處以2.47億元、2.02億元的罰款。
“這次處罰,加上今年以來發展改革委查處了三星、茅臺和五糧液等企業價格壟斷大案表明,我國反壟斷機關對價格壟斷不法行為查處力度在加大,對其他行業和企業是個警示。”王曉曄説。
“未來對涉嫌價格壟斷企業的處罰力度一定會一次比一次大。”許昆林説,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進一步加大反壟斷執法力度,堅決向一切操控價格的壟斷行為説“不”,維護公平的市場競爭秩序,切實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記者 韓潔 江國成)
[責任編輯: 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