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廈門7月30日電(記者劉菊花)上半年我國軟體産業在出口持續低迷、外包服務繼續放緩的情況下,卻效益向好,實現軟體業務收入1.39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4.5%。其中6月份增長25.4%,增速比5月提高4.5個百分點。
軟體産業的收入增長是如何實現的?機遇何在?未來發展態勢如何?新華社記者就此採訪了正在廈門出席2013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骨幹企業培育工作座談會的工信部副部長楊學山。
機遇:強勁的資訊消費需求
在楊學山看來,軟體産業的首要機遇是“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對軟體産業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國資訊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進程不斷深化,必將釋放出巨大的內需,軟體産業的市場空間和發展潛力巨大”。
“基於移動網際網路的強勁的資訊消費需求,正在成為軟體産業新的增長點。”楊學山説,隨著我國網際網路頻寬的日益提高、智慧終端的快速普及,用於通信、網路等方面的消費需求大幅增長,推動移動支付、位置服務等個人資訊消費市場高速增長。同時,智慧家居、智慧汽車等也將産生強烈的資訊消費需求,推動企業級資訊服務的快速成長。
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網際網路用戶規模達5.64億,手機網際網路用戶4.2億。2012年,淘寶和天貓兩大電子商務市場的移動線上交易額增長6倍。
“雲計算、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使得海量數據成為企業的重要資産,大數據産業蓬勃興起。”楊學山認為,以軟體為核心,整合內容、應用、網路、終端、軟體、晶片等要素的技術垂直整合不斷涌現,成為新業態的主流。“軟體企業的業務架構必須從原來只提供一種産品或系統,加快向提供滿足用戶需求的綜合性服務轉變。”
楊學山預計,隨著國家扶持政策的落實,下半年軟體産業的表現將更加出色。
短板:創新能力不足
數據顯示,2012年微軟研發投入高達90億美元,IBM為63億美元,而我國軟體企業綜合50強的研發投入總額不到微軟一家企業的研發投入。我國高端客戶、高端領域的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仍然被跨國公司壟斷,政府、軍隊、電力、金融、交通等的關鍵資訊基礎設施大部分依賴國外晶片、作業系統和數據庫。
“儘管我國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發展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但從總體上來看還是一個幼稚産業,無論是産業規模、企業實力、技術水準都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楊學山説。
從規模看,2012年,IBM軟體營收848億美元,微軟600億美元,我們前百家企業業務收入3400多億元人民幣,還沒有IBM和微軟一家企業收入高。
從效益看,2012年財年,我國400家樣本軟體企業利潤總額902億元,IBM實現凈利潤166億美元(利潤率超過16%),微軟實現凈利潤169.78億美元(利潤率超過24%),兩家企業的凈利潤均與400家樣本企業實現利潤的總和相當。
而令楊學山最為憂心的是,我國軟體産業創新能力還不夠強,核心技術仍然受制於人。“許多重大領域資訊技術的運用,國內企業基本上還沒有能力提供服務,無法滿足各類需求。”
據楊學山介紹,在包括能源、金融等重大資訊系統招標項目評估過程中,國産軟體儘管從性能、品質、穩定性等方面已經可以滿足用戶要求,但因為用戶信心問題,最終沒能得到採用,這極大影響了産業的健康發展。
楊學山表示,經濟和社會發展越來越依賴軟體和資訊系統,對軟體的支撐服務要求也越來越高。“提升我國軟體企業的創新驅動、可持續發展能力迫在眉睫。”
培育名牌:加快提升價值鏈
面對龍頭企業不強、創新能力不高、核心技術受制於人、與發達國家差距大等現實問題,楊學山説:“當前我國軟體行業仍然缺乏世界知名品牌,我國將集中全國、全行業力量,加大企業創新支援力度,強化品質管理,培育一批世界知名名牌,打造一批高品質服務品牌,實現價值鏈的提升。”
楊學山表示,下一步,我國軟體産業行業主管部門將把創新放在發展的核心位置,集中力量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提高産業核心競爭力。“尤其要重視對國民經濟、社會資訊化、黨政軍建設的支撐,滿足國家資訊化發展和資訊安全的需求。”
楊學山強調,骨幹企業要積極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攻關和産業創新任務,在安全可靠國産關鍵軟硬體推廣應用、“核高基”重大專項、電子發展基金、軟體名城和示範基地等重點工作實施推進中勇於擔當,做好表率。“要促進技術和市場協同互動,加快技術轉化和形成産業規模的速度,構造有利於發展的産業鏈條。”
據了解,為促進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的健康發展,推動電腦資訊系統整合企業做大做強,服務黨政、軍隊、金融、電信、交通、能源等重要領域安全可靠資訊系統的建設和保障,我國將開展特一級企業資質認定的試點工作,企業能力評定指標將分為安全可靠系統建設能力、承擔重大項目能力、信譽和榮譽等三個方面。
[責任編輯: 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