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社評
本報評論員 樊大彧
“以藥養醫”作為一种醫療體制,不僅加重了患者負擔,讓公立醫院背離了公益初衷,也阻礙了我國醫療事業的發展。與虛高藥價相對應的是醫生勞動的貶值。目前公立醫院偏低的診療費用,無法體現醫生知識、經驗和能力的價值,這也讓一些醫生産生尋求額外補償的強烈動機。
葛蘭素史克公司涉嫌商業賄賂一案近期持續發酵。公安機關已查明,近年來,該公司在華員工為達到打開藥品銷售渠道、提高藥品售價等目的,採取直接行賄或贊助項目等形式,向個別政府部門官員、少數醫藥行業協會和基金會、醫院、醫生等大肆行賄。
總部在英國的全球第二大醫藥巨頭葛蘭素史克公司,其中國高管和醫藥代表採取“帶金銷售”策略,按銷售額的7%至10%的比例給醫生發放回扣。除了醫生,醫藥公司還要“打點”一些政府官員、行業協會、醫院等等。這些“亂七八糟”的費用總共佔到公司運營成本的至少20%。羊毛出在羊身上,包含行賄在內的運營成本,最終都會體現在藥價裏由病患買單。目前的調查顯示,行賄已成為有關醫藥公司的一種“運營模式”。種種跡象和日常經驗都告訴我們,這種運營模式絕不只是僅葛蘭素史克一家採用,整個醫藥行業的潛規則都需要放在陽光下曬一曬。那麼,現在與消費者密切相關的問題是,隨著葛蘭素史克“行賄門”的調查深入,國內虛高已久的藥價能否降下來?
醫藥公司、醫藥代表、醫院、醫生,這些潛規則主角形成了利益均沾的鏈條,他們是目前醫療領域“醫藥不分、以藥養醫”模式的受益者。此前媒體對20種常用藥品的調查顯示,這些藥品從出廠到醫院,中間利潤都超過500%,最高的達到6500%。虛高的藥價養肥了利益鏈條上的各個環節。但這些利益輸送不僅嚴重違反醫學倫理,更是涉及違法犯罪,審判遲早都會到來。從這個角度看,潛規則下的“白衣天使”本身也成為了不良制度的受害者。
“以藥養醫”的制度,對醫藥公司而言是個“劣幣驅逐良幣”的遊戲。拒絕與醫生搞關係的醫藥公司或醫藥代表,在這個遊戲中沒有勝出的機會,只能被淘汰出局。況且,行賄成本反正可以轉嫁給患者,醫藥公司也沒有“獨善其身”的動機。因為“醫藥不分、以藥養醫”,本應以救死扶傷為己任的醫生,卻讓手中的處方權異化為尋租的權力,於是“吃不死人、治不好病、價格高、回扣多”的藥,成為一些醫生的最愛。葛蘭素史克事件不是孤案,近期曝出的“漳州73家醫院集體淪陷”更為觸目驚心。據報道,福建漳州查出市直區縣73家醫院涉嫌醫療腐敗,全市1088名醫務人員,九成醫生涉案,目前醫生退贓金額已高達2049萬元。
“以藥養醫”作為一种醫療體制,不僅加重了患者負擔,讓公立醫院背離了公益初衷,也阻礙了我國醫療事業的發展。與虛高藥價相對應的是醫生勞動的貶值。目前公立醫院偏低的診療費用,無法體現醫生知識、經驗和能力的價值,這也讓一些醫生産生尋求額外補償的強烈動機。
如果説“以藥養醫”是病源,藥價虛高則是病徵。國內虛高已久的藥價能否降下來,主要取決於“以藥養醫”的病源能否去除。但是,葛蘭素史克這個“藥引子”的作用,也不應忽視。葛蘭素史克案對整個醫療行業是個震懾,業內相關不法行為一定會有所收斂,這將成為藥價“退燒”的契機。同時,葛蘭素史克案作為一個活生生的標本,經過相關司法部門的深入剖析,可以讓整個社會全面了解我國藥品利益鏈的生存狀態。相關監管部門可以借此全面掌握醫藥企業的成本、價格構成等重要資訊,這對於國家制定和調整藥品價格至關重要。
嚴查葛蘭素史克案,應該為整頓中國醫藥市場提供一個良機。對該案展開深入、全面的調查,甚至可以為深化醫療改革提供一個有效的切入點。“以藥養醫”敗壞了醫德,對相關腐敗案件的嚴查,不僅是刮骨療毒,而且可以倒逼醫療機構主動改革,努力贏回醫生的價值和尊嚴。
[責任編輯: 孟雅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