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廣西盈康藥業被指違法使用硫磺熏蒸的山銀花及其枝葉生産維C銀翹片,廣西藥監部門通報,有關産品經檢驗,重金屬砷、汞、鉛、鎘、銅及二氧化硫的含量,均低於國家藥典委員會公示的限量規定。
當地藥監部門的説法未能打消人們的疑慮。這不是老百姓“老不信”,而是有關通報確實存在選擇性回避與矛盾疑點。
首先,通報中並未證實或證偽虛假投料這一核心問題。而據專業人士介紹,山銀花與其枝葉不僅價格相差懸殊,二者的效果也存在差異。如果藥品企業在生産過程中“以葉代花”,是典型的以次充好。消費者掏了花的錢,卻只得到無花的枝葉,難道不是被欺詐?監管部門的檢測手段也令人搖頭——只看是否含有“綠原酸”,而山銀花的枝葉和花都能測出這一物質。檢驗“花葉不分”,怎能平息虛假投料質疑?
至於涉“毒”,主要是指藥材經過硫磺熏蒸,這種防腐加工將導致二氧化硫殘留,會對人體健康構成威脅。廣西藥監通報説,“盈康”維C銀翹片二氧化硫含量低於有關限量規定。但是,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近日通報,中藥材及其飲片二氧化硫殘留限量標准將于近期發佈實施。“新標準”尚未公佈,廣西藥監遵照的“老標準”是否靠譜?如果老標準已然十分安全完善,何必出臺實施新標準?不同的標準相互“打架”人們看過不少,不光帶來執行上的混亂,也在損害管理部門的公信力。
儘管有關方面的調查結果“猶抱琵琶半遮面”,但盈康藥業片劑藥品GMP證書被收回,已然表明其難言“清白”。盈康藥業這回算是栽了,可人們心中又泛起問題漣漪:生産維C銀翹片的企業有很多,難道只是盈康藥業一家涉嫌“以葉代花”?還有多少幹著欺詐營生的藥企在玩潛伏?更重要的是,用硫磺熏蒸中藥材據説是業內的通行做法。中藥材倒是防腐了,人體健康卻被腐蝕了,難道不是本末倒置?在此情況下,藥監部門如何能夠“防止濫用或過度使用硫磺熏蒸”?標準“允許”藥品中殘留一定的二氧化硫,已然是一種妥協讓步,人們絕不希望看到監管面對行規步步後退。
藥終歸是用來救人的,但“是藥三分毒”人們也懂。對於那些經過大量臨床科學實驗、明確告知風險與副作用的藥品,人們不會質疑藥商不軌,醫生也會權衡如何用藥。怕就怕,某些不法藥品生産企業有意在原材料中摻假,故意隱瞞各種潛在的隱患與不良反應,甚至懷有“短期吃不死人就行”的心態坑人害人。對於後一種情況,不僅要嚴打取締,更要對責任人進行刑事嚴懲,並對受害者附帶民事賠償。這之中,管理者越是審慎負責,百姓才能越安全安心。(蔣 萌)
[責任編輯: 孟雅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