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呼和浩特8月5日專電(記者葉珊、王靖)“泡友餐廳”“豬圈火鍋”“廁所串串”“嘛囚飯”“狗澆尿”……近年來,各種令人匪夷所思的餐館名在全國各地層出不窮。不少學者和顧客質疑,這樣的確可以吸引消費者,但餐館名粗俗化的傾向也令不少食者反感,對中國的飲食文化也是一種損害,應適可而止。
名為“嘛囚飯”的監獄主題餐廳坐落在呼和浩特市中心商圈,吸引了不少年輕人的光顧。記者觀察,來此吃飯的人都得按桌被關在封閉的鐵籠子裏,而飯菜卻是由裝扮成獄警模樣的服務員從小窗口遞進。
記者了解到,“嘛囚飯”一名取自“麻求煩”的諧音。在內蒙古及我國西北地區的一些地方話中,“麻求煩”有髒話之意。土生土長的內蒙古人鄭殿民對此嗤之以鼻:“真是奇了怪了,這麼惡俗的髒話咋就改頭換面後光明正大地成了餐館名?”
在呼和浩特,借用粗俗語言的諧音取名的餐館不在少數,如“泡友餐廳”“蝦扯蛋”等。在其他地區,按照粗俗化邏輯取名的餐館也屢見不鮮。今年4月,在陜西寶雞開業的“廁所串串”涮菜館就曾引發爭議。網友“大嘴”諷刺:“不認真看,還以為這是公廁呢!”此外,北京的“便便滿屋飯堂”、重慶的“豬圈火鍋”都讓人啼笑皆非。還有一些飯館玩起了文字遊戲,如“飯醉團夥”“媽的酸梅湯”,讓人浮想聯翩。
“吃飯應該是一個令人愉悅的享受的過程,看到這些惡俗的名字,有時令我反胃。”從北京到呼和浩特旅行的呂連杰不贊成這種命名方式,“就是在嘩眾取寵和博眼球,為了招攬顧客,一個比一個惡俗。”他認為,這些店名都是些噱頭,甚至可以説是飲食文化的倒退。放著美觀大方的名字不用,偏要往“污”了取,可見商家是多麼急功近利,這也決定了他們很難成為“全聚德”“東來順”這樣的百年老店。
“90後”女孩張成傑則認為,餐館如何起名涉及餐館的經營特色和發展,人們不應上綱上線、吹毛求疵,但飯館也不能因此走極端取一些傷風敗俗的名稱。
呼和浩特市回民區工商局工作人員介紹,目前相關法律法規僅規定了不可使用粗俗詞彙的拼音和英文字母,但諧音和方言仍是灰色地帶,不少商家打起了擦邊球。
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張美蘭表示,店名惡俗化是商家迎合消費者獵奇心理的一種商業現象。中國的飲食文化向來給人美好、舒適、優雅的感覺,一些網路用語、粗俗的諧音等給人不雅、倒胃的不良體驗。這不是餐館發展的長久之計,也給飲食文化帶來了不良風氣。相關部門應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及時遏制餐館名稱惡俗化趨勢,將商家的取名行為限制在合理範圍內。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