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IT

金波倒地後,周圍多人對其進行施救

2016年07月01日 08:31: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金波

  6月29日晚7時許,在北京地鐵6號線呼家樓站臺,曾參與“免費午餐”公益計劃的天涯社區副主編金波突然暈倒,隨之失去意識。其間,多名乘客參與施救,但最終金波還是離世。事發後,金波家屬及朋友表示,希望看到事發當時的完整監控視頻,了解事件各個節點的時間點及細節。而金波在地鐵站猝死後也引發了網友們對公共場所急救能力和急救體系的關注,有專家指出,地鐵等公共場所急救體系有待提高。

  現場

  乘坐地鐵回家猝死6號線站臺

  據天涯社區副主編金波的家屬介紹,6月29日當天,金波晚上6點下班,坐地鐵10號線轉6號線,從五道口的公司出發到草房的家,如果沒什麼事耽擱,一般7點半左右金波就能到家。

  當晚6點47分,妻子鄧艷接到金波的電話,“他説到芍藥居了,半小時就能到家,讓我可以炒菜了。”

  但在晚上7點14分,鄧艷再次接到來自金波號碼的電話,但裏面是一個陌生急促的聲音告訴鄧艷,金波在地鐵呼家樓站臺暈倒、失去了意識。

  據目擊者徐女士介紹,當晚7點多在地鐵6號線站臺上,她看到金波倒在地上,周圍擠滿了圍觀的人群,並且有人開始自發地為金波做人工呼吸。

  在徐女士錄下的現場視頻中,兩名女性在給身著紫色短袖上衣、牛仔短褲的金波做著人工呼吸,隨後,一位自稱是急救醫生的外國女性按壓著金波的胸部。同時,在視頻中,有地鐵工作人員在疏導人群,提醒過路人不要圍觀、不要打擾急救過程,還有人稱,已經電話通知了暈倒在地的男子的家人,他的家人正在趕往現場。

  晚上7點50分左右,金波的朋友吳先生到達出事的呼家樓地鐵站。吳先生描述,自己到達的時候,進行施救的幾名女性還在,有999的急救人員在做心肺復蘇,但當時金波看起來已經沒有反應。“我説趕緊送朝陽醫院吧,急救人員把金波抬上擔架,送到地鐵站口的急救車裏往醫院開。”

  地圖上距離顯示,從呼家樓地鐵站到朝陽醫院,距離不超過2公里。按照吳先生的描述,10多分鐘後,他隨急救車到達醫院。但遺憾的是,金波最終不幸去世。

  逝者

  生前時常熬夜 育有一對雙胞胎女兒

  鄧艷清楚地記得,送金波進搶救室時,時間停在了8點09分。

  鄧艷消瘦、幹練,從29日晚事發到30日,她幾乎一整夜沒合眼。“一閉上眼睛,想到的都是他躺在那兒。”

  事發後連夜趕來的朋友,將鄧艷安排在距離醫院最近的一家賓館裏,還有其他的朋友、親人和同事陸陸續續趕來。

  如果不出意外,30日鄧艷要在北京參加一個會議,兩個孩子會跟著金波去辦公室。這本是一次夫妻分隔兩地後難得的相聚。妻子帶著一對雙胞胎女兒小依(化名)和小思(化名)在杭州工作,金波在北京,但每個月一家人總要抽時間聚在一起,“讓孩子們看看爸爸。”但這一次的相聚,最終以悲傷結束。

  多數時候,鄧艷表現得很鎮定,反覆告訴身邊的人:“我沒事,我不會讓我孩子的天塌下來。”只有在面對從江蘇老家趕來的親人時,在某一個瞬間,鄧艷會繃不住地哭起來:“小依和小思問我要爸爸,我該怎麼辦。”

  34歲的金波,生前是天涯社區的副主編,在天涯論壇上的網名叫做“伊文”,是知名的媒體人。隨著金波在地鐵突發疾病逝世的消息傳出,天涯論壇上有網友開始自發追憶他。

  “憨厚、平和”是周圍的同事和朋友給金波最多的評價,朋友的忙,金波總是能幫就幫。對自己的工作,金波充滿激情也有很多想法,“他總説天涯的牛人很多,要有一個平臺,把他們聚在一起。”妻子鄧艷回憶説。

  但在網際網路公司工作,工作上的壓力和日常熬夜幾乎成為常態。金波的同事回憶,事發當天下班前,金波還在和他聊社會熱點問題和天涯日報的改版規劃。“總是提醒他晚上不要熬夜,他答應了,也答應説要跟我們回杭州,要是早幾個月回去,會不會就沒這事了……”在賓館裏,金波的親人反問身邊的朋友。

  常年分居兩地,金波和妻子都已有些疲憊,事發前,金波提出調去上海分部工作,方便週末去杭州看孩子,為此,夫妻倆已經開始在上海找房子了。但現在,一切計劃停滯在6月29日突發的那場意外的時刻。

  觀點

  專家:地鐵等公共場所急救體系有待提高

  據醫院方面告知家屬,金波屬於猝死,送到醫院時已沒有生命體徵,但引發猝死的具體原因需要屍檢才能確定。但現在,鄧艷和家屬還有更多疑問,並且他們希望通過看到事發現場的監控視頻來進行解答。

  “金波暈倒是什麼時候事發的,什麼時候開始有乘客救助,什麼時候急救人員到達,什麼時候送往醫院,地鐵工作人員在這期間做了什麼?”家屬委託律師提出了上述疑問。

  不僅金波在地鐵站突發疾病後逝世,另媒體報道,6月30日下午6時20分左右,地鐵6號線金臺路站一男子突然暈倒。經急救人員救援,暈倒男子恢復意識。接連類似事件的發生,也引發了網友對急救體系的關注和熱議。有網友指出,地鐵站屬於公共場所,人流量密集,是否應配備一些必要的急救設備,此外,也有網友表示,地鐵站的工作人員也應該有能力參與急救。

  知名醫療人士、美中宜和綜合門診中心CEO于鶯表示,此次金波在地鐵站突發疾病逝世一事,折射出地鐵自身急救體系的缺失,地鐵等公共場所急救體系有待提高。

  于鶯介紹,對於院外心臟驟停者來説,事發後的4-5分鐘內是最佳急救時間。“需要做到三個環節,第一是及時撥打120等急救電話,第二是要不間斷地進行高品質的心肺復蘇,第三是使用自動體外除顫器(AED)進行急救。”

  結合網上傳出的路人參與急救的視頻,于鶯分析,金波倒地後,的確有路人進行了心肺復蘇,但沒有堅持以胸外按壓為主的心肺復蘇。同時,地鐵有固定的工作人員,作為公共服務人員,他們應當完善急救知識的培訓,而且應當每3個月進行一次演習以應對突發情況。

  回應

  地鐵員工:有急救箱等設施 地鐵站大多配備擔架

  北青報記者從地鐵工作人員處了解到,一般來説,發現有乘客暈倒後,如果乘客有意識,會與乘客進行溝通,詢問是否需要救治;如果患病乘客情況嚴重,會立刻撥打急救電話,然後守護在乘客身邊,等待急救人員到場。

  同時,北京地鐵一位站區長梳理了地鐵員工培訓的大致情況。“目前,有一半的站務員接受過正規的急救培訓,並取得了急救證。所謂站務員,是地鐵的基層員工。除了站務員還有綜控員等地鐵工作人員,這部分人員沒有急救證。而地鐵內安檢、保安等人員基本沒有接受過正式的急救培訓。初步統計,有急救證的人員大概佔據地鐵員工的三四成左右。”

  此外,于鶯強調,在一些公共基礎措施比較好的國家,在公共場所都會配備自動體外除顫器(AED),用於急救心臟驟停。“但目前,地鐵站內還未配備相應的設備。”

  對此,地鐵工作人員稱,地鐵站內也有一些基本的急救設施可以使用。早在2013年底,北京市紅十字會已為所有地鐵站配備急救箱共520個。2014年急救箱基本配置完成,目前各個地鐵站基本都有急救箱。急救箱裏大致有創可貼、消毒藥水、繃帶、口對口呼吸器等物品,主要用於處理外傷情況。此外,地鐵站大多配備擔架,為突發事件受傷人員提供幫助。

  但工作人員也表示,急救專家建議的除顫設施,北京地鐵站內暫不具備。

 

[責任編輯:葛新燕]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