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IT  > 正文

新兵用智能手表拍照被阻止 被認定存泄密風險

2015-05-11 07:32 來源:人民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來,讓我用新手表給大家合個影!”近日,南京軍區某防空旅六連新兵小張收到女友寄來的生日禮物——一塊新型“智能手表”後,迫不及待地想在戰友們面前“秀一秀”。“手表還能拍照?會不會泄露軍事秘密啊?”班長曾濤當即予以制止,並決定將情況逐級上報。

  經旅保密委員會鑒定:該手表具有上網、定位和通話等功能,在軍營使用違反安全保密規定。小張知情後嚇出一身冷汗,趕緊把經保密委員會審查並脫密後的手表寄回了家。

  4月19日,該旅邀請軍隊科研院所專家,針對“智能穿戴設備”給部隊安全管理帶來的隱患進行調查分析——

  智能眼鏡等“智能穿戴設備”多配置高清攝像頭和麥克風,具有拍照、攝錄和獨立數據處理、傳輸功能,官兵們一旦戴上這種眼鏡,極有可能被竊聽竊照,在軍事行動中暴露部隊位置坐標,危及軍事行動安全。

  有的“智能穿戴設備”具備“自組網”特性,可能破壞涉密網絡物理隔離這一防護手段;有的能與“雲儲存終端”自動連接,將採集的數據自動傳輸上網造成泄密。

  智能手環、防盜跟蹤器等“智能穿戴設備”,利用傳感器對用戶運動情況和健康狀況進行記錄和評估,並自動向互聯網發布用戶位置信息、記錄用戶運動軌跡,極易暴露部隊行蹤和個人隱私,導致泄密事件發生。

  為幫助官兵認清“智能穿戴設備”的失泄密隱患,該旅會同上級保密部門,編排“智能穿戴設備泄密與防范技術演示”等多媒體課件,制作以“保守軍事秘密”為主題的流動展板,介紹“智能穿戴設備”構造原理、惡意軟件攻擊方式等知識,切實提高官兵防間保密的警惕性和自覺性。上等兵小郭原本打算購置一塊即將上市的新型智能手表,如今他打消了這個念頭:“作為軍人,要嚴格落實軍隊各項保密規定,時刻在思想上擰緊‘安全閥’。”

  與此同時,該旅還通過個人自查、基層普查、機關抽查等方式,對辦公電腦、存儲介質等數碼產品實行嚴格的登統計制度;在會議室、保密室等涉密區域入口處張貼警示標語,設置臨時儲存箱,安裝電子產品檢測門;對重要設備、圖表等採取“遮擋”措施,對核心要害場所進行電磁屏蔽。對于軍隊自發研制並使用的裝備管理係統等智能設備,有針對性地採取信息加密、身份認證等保密措施,嚴防失泄密事件發生。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