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立夏。
如果有互聯網黃歷一說,不知道對這一天的描述是否是“宜發布新手機”。因為在這一天,有三家企業扎堆發布了有關智能手機的新聞。
小米推出定位為“安卓機皇”的小米Note頂配版,目標指向高端智能機市場;360和酷派聯合發布全新手機品牌“奇酷”;努比亞的新機“Z9”也在這一天與消費者見面。
而同一日,樂視也宣布其樂視超級手機首日預約量已達263萬。
這也是近段時間來國內智能手機行業的一個縮影。
在行業甚至流傳著一個段子稱,這個春天,有兩件事人們已不再覺得驚奇了,一是又有人賣房炒股去了,二是又有人要做手機了。
國產手機品牌井噴
網絡派、家電派、名人派——有網友如是概括當下攪動“手機界風雲”的三股比較吸眼球的新勢力。
網絡派的手機行業“徵戰史”較為悠久,且群體眾多,除已取得先機的小米公司外,阿里巴巴、愛奇藝、優酷、樂視、美圖等多家互聯網公司都在這一領域不斷發力。
4月14日,樂視推出樂視超級手機係列;
4月1日,優酷與艾優尼聯合發布艾優尼泡芙小姐手機,主打動漫品牌概念;
2月9日,阿里巴巴宣布斥資5.9億美元入股魅族科技,這也是其自上市以來金額最大的一筆投資;
去年12月17日,360宣布與酷派達成戰略合作關係,在今天發布會上,雙方合資的新手機公司——奇酷科技宣布成立,360公司董事長兼CEO周鴻祎表示將引入股權眾籌模式,用戶可投資奇酷成為公司股東。
家電界也不甘落後。今年上半年,主打“物聯網”概念的格力手機的亮相,讓不少網友直呼“沒有一點防備”。
當然,做手機的家電企業遠不止格力一家。海爾、海信、長虹等企業,幾年前就涉足手機市場。今年1月,TCL通訊在北美消費電子展上宣布,正式收購美國手機品牌Palm。
羅永浩、崔健、韓庚、周傑倫、王自健……越來越多名人的名字,開始與手機品牌相對接,如羅永浩的“錘子手機”、崔健的“藍色骨頭”、韓庚的“庚phone”等,都曾是市場競爭中的一員,當然,如今已命運迥異。
老牌的手機制造企業也不甘寂寞。華為、中興等近年來都推出了全新的互聯網手機品牌;在巨資收購包括摩托羅拉之後,今年4月初,聯想集團投資的神奇工場正式運營,以生產智能手機為主營業務。
[責任編輯: 趙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