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不主動改變,就會被別人改變。
作為三泰電子的創始人、董事長,補建在公司具體參與經營管理的時間並不多,他喜歡與各行各界的人進行思想“碰撞”。在傳統業務發展順風順水之時,補建看到了業務成長的“天花板”,危機感促使他不自覺地考慮戰略轉型。備受矚目的速遞易業務便成為他在危機感中不斷“碰撞”出來的最佳産物。
速遞易是一把打通社區金融服務的“尖刀”,補建對速遞易寄予厚望。而伴隨速遞易而來的除了資本市場的追捧和股價的高漲,還有從未間斷地對其商業模式的質疑。對於外界的種種非議,補建喜歡用馬雲的一句話來為速遞易辨明——“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跟不上!”
事實上,作為速遞易的“總設計師”,在速遞易被輿論質疑最激烈的時候,補建並沒有公開地作出直接回應。“社區入口的搶佔,客戶粘性的培養,智慧銀行的規劃。”近日,補建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暢談三泰電子發展戰略及外界對速遞易的種種疑惑。
“傳統業務高增長讓我們騰出手來”/
NBD:三泰電子是做銀行金融服務産品起家,創業之初的第一個産品是什麼,經歷了怎樣的發展變化?
補建:1997年9月份,我們在北京參加首屆中國國際金融展,推出了第一台電子回單箱,當時一位銀行家説了這樣一句話:“電子回單箱翻開了銀行對公服務新的篇章”。傳統手工管理的回單變成了用電腦來控制,這個發明在銀行界還是很受矚目的。
從1997年電子回單箱起家,以後我們在金融電子化領域做了很多的産品與技術迭代和演進。僅僅是電子回單箱這種金融電子設備,我們相繼推出了將近十代的處理銀行回單的類似電子設備和産品,到目前,在這個單一的産品市場佔有率,三泰達到了50%以上。我們持續關注電子科技最新發展,公司從單一的産品提供變成了設備整合與解決方案提供,從單一的對公服務領域朝向對公對私、後臺管理等多服務領域,從系統解決方案到提供金融外包服務,三泰在金融電子這個細分市場應該做得比較出色。
NBD:三泰電子的傳統業務發展情況如何?在行業處於怎樣的地位?
補建:傳統業務三大塊,第一塊是金融自助設備,第二塊是金融安防,第三塊就是金融服務外包業務(BPO)。
這麼多年,傳統的業務我們基本上是按照20%~30%的速度保持穩定增長,從2008年開始,公司佈局金融服務外包業務,前四年基本是投入,産出少;從去年開始,這一塊開始見成效。比如今年1~6月份,三泰營業收入增長達到50%以上,金融服務外包業務是主要貢獻之一,我們預計在2014~2016年,傳統業務會迎來一個比較高的增長。
NBD:為什麼當初要加大BPO的投入,如今這項傳統業務上的新嘗試帶來的效益如何?
補建:從2008年開始,各家銀行有步驟地進行流程再造、前後臺業務分離,這其中既有設備和整合的需求,更有金融服務外包的需求。服務外包有持續性,與銀行的連接更加緊密,因此自然而然地增加了這一板塊並逐漸做大,做成行業影響,三泰中標入圍了很多總行級的前後臺分離外包項目,一級分行主責的外包項目三泰中標也不少,包括後臺數據錄入處理、現金清分處理、大堂助理等等。尤其是銀行大堂助理和其他協助行銷工作,我們三泰對這部分員工進行了細緻專業的培訓,在協助銀行進行卓越客戶管理和拓展方面可以提供較好的支援。
三泰電子BPO投入前三年都是虧損的,從2012開始持平,2013年盈利在2000萬左右,往後會更高。傳統業務收入和利益的增長,讓我們可以騰出手來思考和著手進行速遞易這類創新業務。
“我們有危機感”/
NBD:傳統業務目前實現了不錯的發展,是什麼契機促使公司轉型的呢?
補建:三泰電子公司一直秉承“關注電子科技最新發展,致力金融服務現代化”的經營理念,金融電子設備及服務這塊市場總的容量是100億~200億,總的市場有限。三泰近年來更加關注和研究移動網際網路發展背景下金融脫媒和利率市場化對金融業帶來的挑戰和機遇。銀行是我們的客戶,銀行在變,我們也需要變。其中一種是主動求變,一種是被動跟隨變化。現在我們經營速遞易,就是選擇主動求變。速遞易是公司未來進入社區金融服務業的戰略規劃的重要部署,這就是在移動互聯時代三泰的主動求變。
NBD:三泰電子傳統業務與快遞行業“風馬牛不相及”,如今開展速遞易項目,是什麼原因吸引了您通過做社區箱子的模式,進入快遞“最後100米”領域?
補建:“銀行金融服務類”與速遞易業務,表面上二者“風馬牛不相及”,實質上後者是前者的傳承、迭代、升級,是源於現有主營業務的融合和延伸,不是憑空而來。幾年前,在公司業務轉型的調研中,我有一個很強烈的感受,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線下小區、社區“入口”是十分重要的資源,因為每個人都要回家,要抓入口、抓人流量,社區就成了當下最主要的入口。
近年來,電子商務迅猛發展帶動快遞業蓬勃興起,而 “最後一百米”快遞末端投送恰恰是電商快遞最大的“痛點”,也成為社會的一個“痛點”。哪有抱怨哪就是商機,抱怨越大市場越大。三泰敏銳地看到了這個市場,通過與三泰原有技術相近、産品相通的思路,推出了速遞易,以此作為進入移動網際網路領域的契機,但這個計劃究竟如何,期間我們內部有爭論,甚至是激烈的爭吵,但是很快我們在戰略上統一了思想,也比一般的業內公司更堅定地投入到了這個戰場。
NBD:過去服務銀行的經驗,在做速遞易時給了你怎樣的啟示?
補建: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在金融設備及服務行業深耕細作,構建了金融自助、安防及服務外包業務的完整業務體系,就從事社區金融業務而言,具備了其他對手難以比擬的基礎和優勢。速遞易設備硬體産品源於公司開創並經營十餘年的電子回單系統和銀行安防系統,已累計銷售數萬套,分佈于近兩萬個銀行營業網點,經過了長時間、大規模、高強度的運作和使用,獲得了用戶的高度認可與檢驗。實際上,之前,電子回單箱除了在銀行使用外,在一些小眾的領域,如:稅單交換、汽車行銷單據交換等領域都有使用,我們還開發出來了比電子回單箱格“大”、比速遞易箱格“小”的産品。
電子回單箱通過銀行服務了全國500萬戶企業,這500萬戶企業採用電子回單箱交換提取回單的頻率越高,説明這個企業經營越活躍,但那時候還沒有大數據的概念,沒有在這一塊做更深入的挖掘,這是一點遺憾。
因此速遞易從一開始,我們就決定搭建一個強大的雲後臺,把前端所有的設備聯網,包括音、視頻和各種服務數據,這也是為將來更多的增值服務打好基礎。
速遞易是一個助力中小微企業的平臺/
NBD:怎麼理解速遞易業務在三泰電子中的定位?
補建:速遞易打造的是一個綜合服務平臺,這個平臺目前主要是實現快遞的暫存提取功能,通過集聚盡可能多的用戶,為其他服務提供引流的作用。
我們可以將速遞易理解成是我們進入並佔領小區的一個 “尖兵”,進得去,立得穩,離不開。有了足夠數量、足夠密度的速遞易,用戶使用速遞易就成為一種習慣、形成粘性。
三泰不是一家快遞公司,也不是一家電商,我們只是抓住社區入口的平臺來帶領眾多的中小微企業一起做增值服務。
我很希望速遞易在將來成為這樣一個平臺:以速遞易擁有的社區資源和用戶,助力年輕人通過速遞易創業、助力小微企業通過速遞易更好成長、助力中小電商企業通過速遞易降低成本,包括讓速遞易的員工個人和小團隊借助速遞易平臺自主創業。千千萬萬通過速遞易服務的中小微企業和個人的成功,三泰才能算作成功。未來在速遞易這樣一個開放的平臺,能集合越來越多的中小微企業和個人創業者,利用速遞易的資源和數據,去做更加適合他們的輕資産的精準行銷、同城電商、社區金融、媒體廣告等各種成長性業務。
NBD:如何將速遞易打造成為一個綜合服務平臺,實現增值服務?
補建:舉個簡單的例子,找我們做平臺合作、內容服務的公司很多,一個速遞易進入的社區它服務了500~1000家用戶,這裡面能夠直接延伸出跟我們日常生活相關的洗衣、有機蔬菜配送、冷鮮配送等眾多的服務。
我們去美國考察的富國銀行、安快銀行,富國銀行主要依託家庭客戶和社區銀行,其市值超過工商銀行,安快銀行通過社區銀行成為美國近十年發展最快的商業銀行,他們的口號就是深耕社區、便民服務幾十年,金融服務是融入到日常生活並逐漸去實現的。看到他們的社區銀行讓我們很吃驚,給我們的啟發很深,他們可以幫用戶買菜,可以幫用戶遛狗,在這個過程中使用戶有粘性,然後信任你,再逐步接受金融服務,金融服務與便民服務是密不可分的。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