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學人》週刊8月2日一期刊登大和綜研首席研究員齋藤尚登的一篇文章,題為《中國僵屍企業復活 矯正鋼鐵生産過剩舉步維艱》。文章稱,6月26日,中國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在達沃斯論壇上表示,2016年要去掉的鋼鐵産能是4500萬噸。一年的削減量佔今後五年鋼鐵産能削減目標值的30%至45%,可以説是積極的目標。
文章稱,進入今年以來,中國鋼材價格激烈起伏。例如,經濟減速造成需求減退,加上供求過剩,在此背景下,鋼筋價格2015年底暴跌至每噸2000元人民幣。今年2月,中國政府提出今後5年鋼鐵産能要去掉1億至1.5億噸的目標,以此為契機鋼筋價格突然暴漲。4月26日,鋼筋價格達每噸3150元人民幣,相比年初上漲了57.4%,創下新高。
鋼鐵價格暴漲的背景,與推動削減産能的政策有關。今年3月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明確提出,中央財政出資1000億元人民幣的特別獎勵和補貼,幫助推進削減産能的企業員工再分配和再就業。5月,財政部公佈實施細則,地方政府和企業越早越多地削減過剩産能,越可以獲得更多的特別獎勵和補貼。
地方政府對這樣的政策作出了敏感反應。鋼鐵第一大省河北省表達了從3億噸産能中減少1億噸的意向。如果實現,僅河北省就可以達到中國今後5年的最低削減目標。
文章稱,削減過剩産能比最初預想更快更大膽地進行,則供需會比較緊張,這種預期導致鋼筋價格暴漲。
再加上,房地産開發投資的增幅擴大,2015年同比增長1.0%,2016年1至4月同比增長7.2%(1至6月同比增長6.1%),導致鋼材需求增加,推動了鋼材價格的上漲。
行情恢復 生産重啟
但是,鋼材價格的暴漲沒有持續太久。6月3日,鋼筋價格跌至每噸2267元人民幣,相比4月26日的巔峰值下跌了28%。之後價格略有恢復,7月18日鋼筋價格為每噸2576元人民幣,但低迷狀況仍在繼續。
文章稱,造成這一狀況的主要原因是,價格過度上漲導致反彈,以及原本停止作業的鋼鐵廠受4月下旬鋼材價格暴漲影響又陸續重啟生産。河北省一家鋼鐵廠去年因營業低迷連電費都未支付,11月不得不停止作業,但今年4月又重新開始生産。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主辦的“中國聯合鋼鐵網”統計,全國68處熔爐(推測産能5000萬噸)重啟了生産。
不言而喻,停止作業和削減産能是兩碼事。然而,在中國,應該已被削減的生産能力隨著鋼鐵行情復蘇變成了“暫停作業”,轉而重新啟動。照這樣下去,削減産能無法順利實施。
文章稱,2015年底中國粗鋼生産能力為12億噸,産量是8億噸,4億噸是過剩生産能力。這是日本粗鋼年産量(1億噸)的4倍。中國為什麼有如此大的過剩産能呢?
雷曼兄弟公司破産後,2008年11月,中國政府出動4萬億元人民幣規模的經濟刺激政策,中國經濟率先復蘇。2010年中國實際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率為10.6%,創下了歷史新高。基礎設施建設和房地産開發等固定資産投資激增,消費領域汽車銷量大幅增加。由於鋼鐵需求急劇增加,生産能力也迅速擴大,由2008年底的5.9億噸增至2012年底的10億噸以上。
然而,中國實際經濟增長率在2010年達最大值,之後5年一直呈下降趨勢,2016年上半年同比僅增長6.7%。鋼鐵需求減退,粗鋼生産在2013年達到最大值,産量為8.1億噸。
鋼鐵生産增長率也是急劇下降。2013年為12.3%,2014年為1.1%,2015年為-2.2%,2016年上半年為-1.1%。儘管需求減退,但削減産能工作沒有進展,主要是由於以下兩個原因:“僵屍企業”破産會導致不良債權凸顯,就業問題迫在眉睫。
需求低迷 加大出口
文章稱,在需求低迷的背景下,為維持一定程度的設備運轉率,中國採取了出口攻勢。2014年鋼材出口量為9379萬噸,比前一年增加了50.4%,出口額達708.4億美元,增加了33.0%。2015年出口量為1.124億噸,增加了19.8%,但出口額僅為628.4億美元,減少了11.3%,單價下降了26%。
儘管如此,如果可以確保盈利倒也無妨。但一定規模以上的鋼鐵企業平均稅前利潤在2015年比前一年減少了67.9%,形勢欠佳。
文章稱,中國加強出口攻勢,導致世界鋼鐵價格大幅下跌。原料鐵礦石價格也大幅下跌,眾所週知,這給出口原料的資源大國的經濟造成了很大影響。
為此,海外最近採取對抗措施的動向也很明顯。歐盟今年2月對中國冷軋板卷採取反傾銷措施(反傾銷稅率為13.8%至16%)。美國6月對中國的冷軋扁鋼徵收265.8%的反傾銷稅以及256.4%的反補貼稅,對中國的耐腐蝕鋼板徵收210.0%的反傾銷稅和39.1%的反補貼稅。在亞洲,印度、越南和馬來西亞也採取了緊急進口限制措施。
儘管如此,中國2016年上半年鋼材出口量同比增加了9.3%,達5727萬噸(出口金額為269.9億美元,同比減少了17.1%)。6月單月就增加了23.1%。
另一方面,有望帶來鋼鐵需求的“一帶一路”構想現在如何呢?2015年12月成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在資金領域提供支援,但2016年的融資目標是12億美元,起步較為謹慎。“一帶一路”創造的鋼鐵需求效應目前來説並不大。
企業重組 多措並舉
文章稱,中國經濟正處於長期下滑局面,今後鋼鐵需求呈現爆髮式增長的可能性很低。正因如此,削減過剩産能被視為重要政策課題。不過,削減産能用普通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另一方面,也出現了令人期待中國政府開始認真處理這一問題的動向。之前已經提到,中央政府拿出1000億元人民幣的特別獎勵和補貼金,在對就業問題提供政策性補助這一點上值得肯定。
文章稱,然而,把眼光轉向現場就會發現,問題沒那麼容易解決。例如,中國武漢鋼鐵集團制定了這樣的計劃,將鋼鐵部門8萬名員工通過以下四種方式減少一半:提前退休、重新分配至集團內的非鋼鐵部門、讓部門員工在集團外的企業重新就業、地方政府介紹新工作。其中第二種方式是,將部分員工重新聘為集團公司的保安等,薪資關係與以前同樣。
文章稱,為削減過剩産能,企業進行重組也是關鍵。
2016年6月26日,寶鋼集團和武鋼集團宣佈正在籌劃戰略重組事宜,兩大集團粗鋼産量分別是中國第二位(世界第五位)和中國第六位(世界第十一位)。其目的是,精簡重復的生産能力,大幅提高生産效率。如果兩大集團統一經營,則會誕生中國第一、世界第二大鋼鐵生産商。
中國會以此為契機大膽推進業界重組嗎?其實,這也不是那麼簡單。寶鋼集團和武鋼集團是同屬於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的國有企業,行政主導進行重組的門檻較低。屬於地方政府系統的中小鋼鐵企業和民營鋼鐵公司在省內進行合併的事例也不少(一部分是跨省合併)。然而,即使合併也沒有使生産能力變為“1+1<2”,“1+1=2”或“1+1>2”的情況居多。
而且,在削減過剩産能的過程中,失業者增加等陣痛隨之而來。中國政府的認識是,讓人們真切地感受到生活比前一年變好,有利於增加他們對政府的支援。大膽改革過剩産能問題之所以困難,在於這可能影響就業穩定,從而影響到人們對政府的支援。
文章稱,能否通過廢棄舊設備削減過剩産能,不僅在於下崗員工能否領到補貼,還在於他們能否接受充分的職業培訓並成功轉行。為此,中國必須改革妨礙勞動力地區間自由流動的戶籍制度。培養新産業彌補大型産業衰退帶來的影響,避免經濟低迷,確保就業穩定也很重要。通過推進一系列有難度的改革,削減過剩産能,可以説尚需時日。(編譯/馬曉雲)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