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國際資訊  > 正文

非洲工業化之路前景廣闊

2014-05-28 10:28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一個時期以來,非洲經濟年均增速超過5%,成為國際金融危機陰霾下的一個亮點。

  本輪非洲經濟增長的驅動力,不僅源於資源行業的繁榮,而且發生在更廣泛的行業,包括電信、交通、金融、娛樂、餐飲、房地産在內的服務業,成為拉動非洲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然而,非洲服務業並沒有創造出足夠數量的就業,非洲“有增長、少發展”的現象仍然突出。為此,在非洲經濟亟待轉型的關鍵期,發展以製造業為核心的工業來創造就業、支撐現代化進程,成為多數非洲國家的戰略抉擇。

  眾所週知,非洲國家經濟結構單一,這是制約當前非洲經濟增長的核心問題。雖然非洲國家獨立數十年來一直在探索經濟多元化之路,但由於內外多種因素的制約而收效甚微。近期,儘管非洲服務業發展異軍突起、尤其是基礎設施的改善有助於非洲投資環境的改善,為其發展工業化奠定良好基礎,但還不足以從根本上改變殖民時代造成的非洲國家“生産的不消費、消費的不生産”結構,某些非洲國家甚至出現畸形經濟結構固化、深化的趨勢。

  當前,大多數非洲國家正處於工業化前期或工業化早期階段。50多個國家由於各自國情不同,特別是資源稟賦、殖民歷史、人口和地域分佈的差異,在推進工業化進程中,出現發展不平衡現象。在這種情況下,一些非洲國家依靠服務業或利用一些特殊的資源,通過跳躍式發展來推進經濟現代化進程不足為奇。但對大多數非洲國家而言,仍需遵循傳統工業化的規律來實現經濟發展。

  中國一直致力於幫助非洲經濟發展,未來也將毫無保留地支援非洲國家實現工業化。非洲經濟的持續增長與中國的支援密不可分,這已經成為一個國際共識。筆者通過研究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和非洲的經濟增長軌跡,發現中國和非洲存在同步增長的正相關關係。中國和非洲國家發展經貿合作,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非洲則通過中非貿易改善了自身的貿易條件,抑制了通貨膨脹,提高了民眾的購買力。中國對非洲汽車裝配、家電製造、皮革加工等領域的投資,增加了當地的就業和稅收,延長了“非洲製造”的增值鏈。

  處於經濟轉型中的中國,需將部分富餘的産業産能轉移到國外,促進國際收支平衡。而處於經濟起飛階段的非洲國家,則具備承接大規模産業轉移的條件。非洲國家普遍渴望發展工業,改善基礎設施,擴大對外出口。近期,尼日利亞和衣索比亞等國就提出了在未來數年內將其打造成“製造業中心”和“世界工廠”的目標。中國政府理解並將全力支援非洲的發展需求。中方最新提出的中非“461”合作框架中,産業合作工程就是專門針對支援非洲工業化而言的。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中非産業合作將實現有效對接,中國將繼續為非洲發展作出新貢獻。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