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食品

國產大豆種植面積連續下降

2016年06月08日 13:0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號:    

  在大豆市場對外依賴度超過83.8%的時候,國內大豆蛋白加工企業卻經過十幾年努力,在國際大豆蛋白市場闖出一片天地,不僅實現大豆蛋白的自給自足,而且佔據50%的全球大豆蛋白市場份額,在國際上樹立起中國大豆蛋白的良好品牌形象,為國產大豆產業振興找到了一條新的途徑。

  具有獨特優勢

  位于山東德州的禹王集團是大豆蛋白加工行業的佼佼者,從1979年開始加工大豆蛋白,經過幾十年的起起落落,目前年加工大豆50萬噸以上,大豆蛋白10萬噸以上,為國內外肉制品行業、乳制品行業、烘焙食品、保健食品,還有部分制藥產業、生物制劑產業提供大豆蛋白,成為世界最大的非轉基因大豆蛋白及原料加工基地。

  大豆蛋白是優質植物蛋白資源,每100克大豆含蛋白質40克左右,是小麥的3.6倍、玉米的4.2倍、大米的5倍,是牛肉的2倍、豬肉的3倍。隨著生活水平提升和營養價值觀念轉變,以大豆蛋白制品補充蛋白質的方式,逐漸被人們接受。在美國、巴西、阿根廷、中國和印度世界5個主要大豆生產基地中,中國大豆以其高蛋白、非轉基因、可食用的優勢,暢銷美國、歐盟、日本、韓國等國市場,產量和消費量在世界上佔絕對優勢。

  大豆是一種高度國際化的農產品,只有認識到國產大豆的優勢,才能參與國際市場競爭。中國大豆產業協會副會長登高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是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第15年,國產大豆在完全開放的市場條件下,積極融入國際市場,充分發揮品種、資源優勢和食品文化優勢,走出了一條獨特的食品與食品加工的道路。

  在國際市場上,大豆已經形成了食品豆和飼料豆兩種市場、兩種價格。國外大豆主要滿足飼用豆粕需要,國產大豆仍是食用大豆的主體;國產大豆價格已經逐漸擺脫了美國芝加哥商品期貨交易所大豆價格的影響,國產大豆、豆粕價格比進口大豆、豆粕價格每噸高800元至1000元,豆油每噸高1500元至2000元。“國產非轉基因大豆的優勢已經從價格上體現出來了。”劉登高說。

  行業面臨諸多困難

  雖然國產大豆蛋白在國際市場擁有無可比擬的競爭優勢,卻無法掩蓋國內大豆產業普遍不景氣的現狀,大量加工企業倒閉或者停產,開工率不足20%至30%,行業陷入嚴重虧損。

  面對進口大豆的衝擊,國產大豆產業該如何應對,是放棄還是固守?劉登高認為,目前國產大豆所遇到的問題,都是在國際貿易條件下的產業安全問題。面對進口大豆的衝擊,我國應該適當利用世界貿易組織賦予進口國的權利實施貿易救濟措施,保護國產大豆產業。要積極扶持和培養以加工國產大豆為主的加工企業,帶動國內大豆產業發展。要培育國產大豆的國內國際市場,在全世界培養對我國食品大豆的偏好。同時,要加強安全生產、安全監督,防止假冒偽劣產品和藥物殘留的產品流向市場,保護國產大豆的品質優勢。

  大豆深加工企業是國產大豆的主要需求方,只有企業真正得到長足發展,才能實現大豆產業鏈的供需平衡,大豆產業才能得到恢復性發展。禹王蛋白公司總經理李順秀認為,四大糧商有成熟的產業體係為進口轉基因大豆提供產業支撐,我國也應該發展非轉基因大豆深加工產業體係,為國產大豆提供產業支撐。國家應該扶持非轉基因大豆加工企業,規范市場競爭,凈化產業,優化產能,引導大豆產業走上健康、良性、持續發展的道路。要加大工藝和應用研發力度,擴大蛋白應用領域,保護國產大豆品牌優勢。要保持食品領域非轉基因的純凈性,國家有關部門應該加強監管,避免轉基因大豆進入食品領域,影響了國內食品在國際上的形象。

  需要長遠產業戰略

  大豆種植面積和產量下降,是影響國產大豆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大豆和玉米是兩種關聯度很高的農作物品種,近年來國內大豆產量連續7年下降,而玉米產量連續10年以上超常規增長。今年國家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調整種植結構,恢復推廣玉米與大豆輪作制度。“這是從實際出發解決大豆問題的根本舉措。”劉登高說。

  大豆和玉米都是不可或缺的食品,同時又是飼料供應的主要原料,國產大豆90%以上直接用于食品,國產玉米80%以上主要用作飼料。近年來我國把玉米當作糧食納入糧食安全范疇,給予優惠政策。“這使得大豆與玉米種植收益差距越來越大。在黑龍江地區,每畝大豆比玉米收益低300元至500元左右。這導致適合種植大豆的地區,農民不得不改種玉米,適合大豆與玉米輪作的地區,農民不得不年年種植玉米,造成黑土地肥力持續下降。”劉登高說。

  多位業內專家也表示,恢復玉米與大豆輪作的優良制度,必須著眼長遠,調整現有的產業政策,制定農業發展長遠戰略。要認識到國產大豆是滿足小康生活和營養健康需求的戰略產品,把國產大豆作為優質糧食作物或食品看待,而不能排除在糧食作物之外。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