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廣西:糖業突圍
圖為江州區推進甘蔗生産全程機械化,大型拖拉機編隊作業。
陸華勇 黃成城攝
糖産量佔全國六成,1/3的耕地種甘蔗,廣西是名副其實的糖業大省。然而,2011年起,國內糖價從7541元/噸的高點一路下跌,到9月22日,南寧現貨糖價3950元/噸,遠跌破成本價。糖企大面積虧損,蔗農減收,曾經的“甜蜜産業”遇寒冬。
一個糖産業,涉及廣西2000萬蔗農,30多萬産業工人。新榨季來臨,廣西著力糖業“二次革命”——推動“第一車間”種植現代化,加快制糖企業整合重組,求解糖業突圍之路。
1.困局:
蔗農基本不賺錢,糖企連續三榨季虧損,蔗款兌現難
甘蔗收購價下跌,又遭遇“威馬遜”颱風,崇左市江州區農民黃志民一臉陰沉。“每噸440元!這個價根本賺不到錢的。”黃志民説,甘蔗種植成本436元/噸,平均畝産4.5噸,這樣算下來,一畝地純利不到20塊錢。而種香蕉,每畝利潤3000元,種木薯,一畝也能賺600多元。今年春天,他把甘蔗種植面積從30畝減到25畝。
江州區糖業局相關負責人説,種甘蔗比較效益低,蔗農積極性下降。據統計,今年江州區甘蔗種植面積同比減少3萬畝。
颱風影響如雪上加霜。江州區瀨湍鎮鎮長龍開雲説,全鎮11萬畝甘蔗,倒伏超過4萬畝,再加上水淹的,受災面積佔到一半,大量甘蔗倒伏造成單産和糖分下降,影響農民收益。
崇左是我國重要的糖業生産基地,食糖産量佔全國總産量的1/5。崇左市糖業發展局初步估算,這次颱風使全市200多萬畝甘蔗受災,減少原料蔗100萬噸左右,預計糖業損失達6.3億元。
蔗農減收,糖企日子艱難。賓陽縣大橋糖廠一位負責人説:“按現在甘蔗440元的收購價算,糖廠每産一噸糖要虧100—200元。”廣西壯族自治區糖業發展局數據顯示,不少糖企已連續三個榨季虧損, 2012/2013榨季有81家糖廠虧損,虧損面達78%,整個産業虧損15.25億元。
企業大面積虧損,兌現蔗款成了難題。賓陽縣黃盧村蔗農盧叔説:“去年賣的30噸甘蔗,到現在還沒拿到錢。”據他介紹,村裏的其他蔗農,最多的拿到了50%蔗款,幾乎沒有一個能拿到全部款的。
這並非個案。在江州區,截至8月1日制糖企業兌付蔗款20.4億元,兌付率為76%。
2.把脈:
“第一車間”成本高,畝産不及國外一半,産業轉型升級迫切
曾經的“甜蜜事業”為何風光不再?
“最大差距在‘第一車間’。”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參事汪春偉説,與國外相比,國內糖料蔗綜合生産能力低,種植條件差、良種推廣能力落後、機械化水準低,等於在起點就失去了競爭力。
據分析,由於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巴西等産糖國的甘蔗畝産量可達到10噸左右,而我國甘蔗種植平均畝産只有4噸。在廣西,1600多萬畝糖料蔗,80%集中在乾旱貧瘠的坡地,地塊分散,水利、道路等基礎設施條件差,基本上“靠天吃飯”,全區有灌溉條件的蔗地不到15%。
中糧崇左糖廠總經理韋志軍調研發現,澳大利亞的甘蔗種植成本才114元/噸,而崇左的甘蔗成本436元/噸,一噸要高出300多元。僅采收一項,澳大利亞實現機械化,有專業公司提供服務;而在崇左,農民基本依靠人工采收,一噸成本要120元。
制糖企業小而散,國內原糖加工能力迅速膨脹,加劇産業矛盾。廣西糖業協會理事長農光説,目前國內年生産食糖量1300萬噸左右,年食糖消費量約1350萬噸,供求略有缺口。但近年來一些地方競相建設原糖加工項目,造成産能過剩,産業轉型升級迫切。
3.對策:
建500萬畝“雙高”基地,降“第一車間”成本,推進糖業新一輪重組
對症下藥,著力降低“第一車間”成本,廣西力爭未來3—5年建設500萬畝“雙高”糖料蔗基地,通過實現經營規模化、種植良種化、耕作機械化、水利現代化,提升糖業國際競爭力。日前自治區常務會議通過實施方案,明確2015年建設80萬畝“雙高”基地。
在江州區新和鎮慶合村田間,蔗農梁海華掏出一張IC智慧卡,插進卡槽,一股清水從管道裏流出。他告訴記者:“刷卡澆地1噸水1.5元,一個人澆兩三百畝蔗地很輕鬆,省錢又省力。”
在江州區安定屯萬畝連片的甘蔗基地裏,一條條水管像“血管”般穿行蔗海,數控房就是無數“血管”連接的“心臟”。工作人員介紹,由電腦精確配比的水肥注入水管,再通過漏孔一滴滴滲入蔗苗根部。江州區實施高效節水灌溉的6萬畝甘蔗地,平均畝産6.5噸,比非項目區高2噸以上。
“小地並大地”,適度規模經營。在江州區左州鎮1.5萬畝耕地流轉給合作社,社員甘蔗畝産平均達到8噸,每人平均純收入超萬元。
廣西壯族自治區糖業發展局負責人説,按照規劃目標,500萬畝“雙高”基地平均畝産達到8噸,總産蔗量將達4000萬噸;含糖量達到14%以上,糖産量可達550萬噸,廣西優勢産業區域將高度集中,産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與此同時,政府加強引導,推進糖業新一輪重組。通過組建大集團、大公司,參與大市場、大競爭,淘汰一批規模小、效能低的企業,提高整個制糖業的競爭力。如泰國的糖業公司早在前幾年就與廣西崇左合作,建立了東亞糖業集團。崇左作為中國産糖第一大市,正在實施“走出去”戰略,去參與國際競爭。
4.期盼:
兼顧蔗農與糖企利益,將食糖列入目標價格管理,制定合理産業佈局
如何走出糖業困境?汪春偉認為,現有蔗區是蔗農與制糖企業多年苦心經營的成果,一旦挫傷他們的積極性,蔗糖可能重蹈大豆覆轍。穩定糖産業發展,要兼顧好蔗農與制糖企業的利益。按當前“糖蔗價格聯動”關係,農民種蔗已進入微利時代,短期內大幅降低種植成本不現實,國家應採取更多的“綠箱政策”,參照棉花、大豆,將食糖列入目標價格管理,在糖價低於目標價格時,政府補貼蔗農,保障合理收益。
汪春偉説,扶持蔗區發展,要建立完善的科技推廣體制。機械化是糖業生産發展的趨勢,一台甘蔗收割機的效益是人工的150倍以上。但目前國內的甘蔗收割機械多為外國進口,不適宜於國內地形條件。國家要整合資金,推進甘蔗生産全程機械化,加大對農機、農資等補貼力度。
廣西壯族自治區常務副主席黃道偉建議,將甘蔗收購貸款納入政策性信貸業務,從制度和資金上保證對食糖産業的支援,保證農民甘蔗款及時兌付不“打白條”。另外,要從國家層面確定合理的産業佈局,避免産能過剩。國家加大對食糖儲存的支援力度,以幫助企業解決當前食糖庫存高的突出問題。嚴格控制走私糖,維護國內制糖企業的利益。(本報記者 龐革平)
[責任編輯: 林天泉]